(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电力行业12月月报:12月用电增速企稳回升,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正式发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内容提要:
月度专题点评:2024用电情况分析及2025年用电情况展望。整体用电增速前高后低,基数与经济活动共同影响:二产用电量增速稳在5%以上,同时三产及居民保持高增速,拉动整体用电需求实现可观增长。但整体用电增速“前高后低”,原因包括分月用电增速易受基数影响,以及用电增速与季度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高技术制造与消费成主要拉动因素,高耗能用电增速波动影响较大。高技术制造与消费板块用电增速成为二三产中主要拉动用电需求增长的因素。高耗能行业作为占比接近四成的用电板块,下半年增速较低拖累整体用电增速。展望2025:高新技术产业扩能影响可期,高耗能产业复苏或成关键。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望在年内持续落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扩张。同时,用电需求中占比较高的高耗能行业同样亟待政策刺激与扶持,其产能降幅收窄与企稳对整体用电会带来较强支撑。
月度板块及重点上市公司表现:1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下跌5.2%,表现劣于大盘;1月沪深300下跌3.0%到3817.1;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4.5%)、机械设备(1.0%)、汽车(0.8%)。
月度电力需求情况分析:12月电力消费增速环比企稳回升。2024年12月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3.27%。分行业:二产用电增速环比企稳,居民用电增速环比上行:2024年12月,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7.69%、2.24%、5.30%,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5.01%。分板块:制造业高耗能用电增速企稳略升,消费用电增速环比下行。分子行业看,高技术装备制造板块中用电量占比前三的为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消费板块中占比前三的为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房地产业。六大高耗能板块中占比前三的为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相关制造业。分地区来看,东部沿海省份用电量领先,西部省份用电增速领先。弹性系数方面,2024年四季度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645。
月度电力生产情况分析:整体需求不佳导致火电出力同比转负,光伏出力同比大幅提高。2024年12月份,全国发电量增长0.60%。分机组类型看,火电电量同比下降2.60%;水电电量同比上升5.50%;核电电量同比上升11.40%;风电电量同比上升6.60%;太阳能电量同比上涨28.50%。新增装机方面,2024年12月全国总新增装机11657万千瓦,其中新增火电装机1027万千瓦,新增水电装机380万千瓦,新增核电装机274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2807万千瓦,新增光伏装机7168万千瓦。新增装机中,火电装机增速同比变化-46.28%,风电装机同比变化-18.08%,光伏装机同比变化37.47%。发电设备利用方面,2024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3147小时,同比降4.60%。其中,火电3988小时,同比降1.31%;水电3146小时,同比升7.48%;核电6983小时,同比降0.26%;风电1931小时,同比降4.83%;光伏1132小时,同比降7.06%。煤炭库存情况、日耗情况及三峡出库情况方面,内陆煤炭库存环比下降,日耗环比上升;沿海煤炭库存环比上升,日耗环比下降;三峡水位同比上升。
月度电力市场数据分析:2月代理购电均价环比持续下行。2月月度代理购电均价为393.69元/MWh,环比下降2.04%,同比下降4.72%。
行业新闻:(1)四川构建煤电政府授权合约机制,2025年合约价为0.4392元/千瓦时;(2)广西2025年政府授权合约价:绿电0.375、常规0.36元/度、核电超7000小时0.3元/度;(3)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
投资观点:我们认为,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矛盾紧张之后,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虽然随着2022年火电装机核准潮逐步落地,电力供需矛盾趋于缓和,但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仍存在区域性供需缺口。在当前新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相关能源政策依然重点强调安全保供的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有望持续凸显。展望未来,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或将持续依赖系统调节手段的丰富和投入;容量电价机制正式出台明确煤电基石地位,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望持续推广,因而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下,电价有望实现稳中上涨。此外,伴随着发改委加大电煤长协保供力度,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我们判断煤电企业的成本端较为可控;同时煤电一体化企业依靠自有煤炭或高比例煤炭长协兑现的优势,有望在稳利润同时实现业绩增长。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电力运营商的业绩有望大幅改善。电力运营商有望受益标的:1)煤电一体化公司:新集能源、陕西能源、淮河能源等;2)全国性煤电龙头: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等;3)电力供应偏紧的区域龙头:皖能电力、浙能电力、申能股份、粤电力A等;3)水电运营商: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4)设备制造商和灵活性改造有望受益标的:东方电气、青达环保、华光环能等。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滑导致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缓慢,电煤长协保供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fund](//static.stockstar.com/etf/562550202502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