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汽车行业点评报告:欧盟加征电动汽车关税落地,本地化建厂大势所趋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黄细里,孟璐 2024-06-15 23: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汽车行业点评报告:欧盟加征电动汽车关税落地,本地化建厂大势所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主要事件:2024年6月12日欧盟宣布将在7月4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对三个抽样的中国厂商的加征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38.1%。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企业包括:爱驰、江淮、宝马、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南京金龙、蔚来、小鹏,这些企业需要平均额外缴纳21%的反补贴税,特斯拉加征税率待议。此外拟议的关税是在目前10%的进口关税基础上进行叠加征收,同时在实施临时措施日期前90天(2024年4月5日)登记的进口商品有可能会被追溯征收进口关税。
多数车企加征关税幅度处于预期内,本地化生产要求或逐步提升。1)先前市场预期会将关税调增至25%-35%,目前来看比亚迪/吉利以及多数参与调查的中国车企需要缴纳的关税均落在这个区间内,其中比亚迪调增税率处于下限,好于预期,同时目前政策主要针对BEV车型,PHEV车型目前未受影响。各车企加征关税幅度各异主要原因除了现有出口规模量的影响之外也与在欧洲的定价策略相关。2)对车企欧洲盈利影响及后续应对:关税应缴金额=报关价格(FOB价格+海运费+保险费)*税率,税率调增后车企除了直接提高终端零售价&转移给经销商之外可通过降低海运费/FOB价格(空间相对有限)降低税务成本。目前而言多数车企出口至欧洲单车盈利较高,具备消化关税提升的基础。3)欧洲后续对本地化生产的要求或将进一步提高,长周期、高投入是汽车跨国贸易的底色,本地化生产/研发/运营以及车企本身组织架构的调整需要耐心持续验证。2023年起中国车企逐步在欧洲设厂进行本地化生产,例如比亚迪(匈牙利)/奇瑞(西班牙)/上汽(选址中)等。
投资建议:目前随着中国车企近年出口量快速增长,各国贸易摩擦和保护加剧,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来到了本地化生产运营研发的拐点。1)短期业绩/放量视角,我们看好轻资产模式快速拓展同时通过合作有效避免贸易摩擦的【零跑汽车】,在中东/独联体国家销量增长确定性较强的【长城汽车】&【吉利汽车】。2)长期视角,本地化生产/研发/运营以及车企本身组织架构的调整需要耐心持续验证。站在当前视角,我们看好在全球积极进行产能布局的【比亚迪】。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价格竞争加剧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吉利汽车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