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于 2022年 4月 7日收盘后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点评:
业务量稳步增长,净利润受到日元汇率波动影响2021年, 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新项目,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业务量稳步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 6.53亿元,同比增长 3.58%;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亿元,同比下降 27.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同比下降 28.81%。
公司 2021年对日业务收入占比为 84.20%,业务收入较多以日元计算,而相应的成本和费用大部分以人民币支付。 2021年度日元汇率大幅下降,影响了公司的营业收入,汇兑损失也大幅上升,造成净利润下降。若按上年同期日元汇率计算,则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再增加 5206.06万元,汇兑损失将减少 3311.85万元(扣除公司购买日元远期结汇产品产生的收益)。
重视研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产品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公司高度重视研发队伍的建设和研发人才的培养, 2021年研发费用为 0.64亿元,同比增长 7.10%,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9.74%,同比提升 0.32个百分点。 公司拥有包括“金融衍生品交易系统”、“MOT 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一种资讯研究报告自动生成系统”和“一种基于 FLEX 构建 3D 柱状图的方法”在内的 4项发明专利、 177项软件著作权。凌志 LMSP 企业开发平台软件 V1.0和凌志数据挖掘分析服务平台软件 V1.0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为中信证券开发的“中信证券经纪业务 MOT系统”项目获得“第四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优秀奖”。
积极开拓新客户,对日业务和国内业务同步发力2021年公司着力开拓新客户,新增 TDC ソフト株式会社、株式会社 DTS、アクティビア株式会社、野村国际东方证券有限公司、渣打证券(香港) 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客户。 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市场方面,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产品深度参与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2021年,“致胜平台”中台项目的整体功能升级已经完成;“科创金融智慧生态平台”1.0已完成,正有序推进平台 2.0的建设; 基于区块链的客户交互行为体系管理系统产品与头部券商合作研发,已被北京证监局列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 首批 16个试点项目之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主要从事对日软件开发业务和国内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业务,逐渐在技术、软件开发能力、人才和客户资源等方面形成优势, 成长空间较为广阔。
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8.01、 9.75、 11.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42、 3.07、 3.86亿元, EPS 为 0.60、 0.77、 0.97元/股,对应 PE 为20.48、 16.
10、 12.82倍。上市以来, 公司 PE 主要运行在 30-130倍之间,考虑到公司的成长性和行业估值水平的变化, 给予公司 2022年 35倍的目标 PE, 对应目标价为 21.00元。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汇率风险;依赖日本市场的风险; 国内市场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