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2年12月17日,圣泉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拟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投资24.8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建设地点为山东省济南市刁镇化工产业园,建设周期为18个月,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硬碳负极材料10万吨/年,纤维素浆15万吨/年,纳米纤维素浆1万吨/年,纳米纤维素4万吨/年,糠醛1.2万吨/年,乙酸1.05万吨/年,钾盐0.5万吨/年。
投资要点:布局硬碳负极项目,延长公司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硬碳负极材料10万吨/年,该项目将进一步延长公司产业链,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有利于公司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以石墨类材料为主,根据石墨层间LiC6的储锂机制,其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提升空间十分有限,且石墨层间的锂扩散也制约了其倍率性能。由此可见,随着下游应用对电池能量和功率性能的需求不断提升,纯石墨类负极材料已显得捉襟见肘。硬碳作为一种新型负极材料,拥有和石墨类似的锂电位和更高的比容量。更重要的是,硬炭是由类石墨的微晶结构和开口的角状微晶组成,这种独特的微晶结构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储锂位点,而且有利于锂离子在石墨层间脱嵌。因此,硬碳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次负极硬碳项目,以圣泉生物溶剂法生物质精炼技术为基础,叠加生物质石墨烯、碳素阳极等关键碳材料制备技术开发而来。
“三素”分离,实现秸秆高值利用公司研发的“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系统性解决了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组分难以高效分离的全球性难题,实现了高值化利用,可产出上百种产品:纤维素部分,生产纳米纤维素、纸浆、生物质模塑餐具等;半纤维素部分,既可生产糠醛,又可生产木糖、L-阿拉伯糖;木质素部分,可生产染料分散剂、沥青乳化剂、航空煤油等;剩余部分可生产有机钾肥。该项技术产业化有望打破长期以来对化石原料的依赖和国外垄断,真正将秸秆“吃干榨净”,致力于实现生物质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的并驾齐驱。
大庆基地试生产,产业化完成后可全国布局依托“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公司圣泉集团在黑龙江大庆市新建了一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年设计处理50万吨秸秆,可年产20万吨纤维素、2.5万吨糠醛、16万吨生物炭(木质素衍生品),以及部分有机肥,年产值超10亿元,目前正进行生产调试,未来将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据公司2021年报,我国农作物秸秆2021年产量约9亿吨,估算可收集量约7.5亿吨。根据粮食产量推算,13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秸秆理论资源量占全国的70%以上。产业化完成后,全国范围内有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可实现项目批量复制。
酚醛树脂产能建设顺利,需求恢复有望贡献利润增量公司有已建在建酚醛树脂产能达到66.86万吨/年,截至2022年9月,圣泉酚醛树脂总体产能规模达到65万吨/年,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酚醛高端复合材料树脂配套扩产项目也逐步达产达效。
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地缘引发能源价格波动,化工行业成本压力剧增,原料苯酚价格较去年宽幅上涨,酚醛树脂成本支撑增强。然国内疫情频发,各地区严格实施疫情管控,物流运输及企业开工受限,拖累经济下行,终端需求下降,酚醛树脂企业订单受影响,行业开工率下降。2022年1-11月平均开工率为77%,比2021年全年均值低6个百分点。公司前三季度酚醛树脂销量为27.58万吨,去年同期为33.01万吨,受需求下滑影响明显。从价差来看,开工率下滑并未造成价差的收窄,体现酚醛树脂的盈利韧性。随着疫情防控的放开,酚醛树脂需求有望恢复,公司的产销量提升将会在业绩端有较大体现。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6.91、9.36和10.9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5、19和16。考虑到公司的酚醛树脂产能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生物质精炼技术产业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需求大幅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负极硬碳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