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9.5-111.5亿元,同比增长40%-43%,归母净利11.88-12.28亿元,同比增长58%-63%,扣非归母净利11.54-11.94亿元;其中2022Q3实现营收41.2-43.2亿元,同比增长42%-49%,归母净利4.8-5.2亿元,同比增长63%-77%,扣非归母净利4.69-5.09亿元,同比增长64%-78%。
分析判断:利润率表现亮眼Tier0.5配套量价齐升公司2022Q3营收41.2-43.2亿元,同比+42%~+49%,表现好于行业平均主要受益于单车配套价值更高的新能源客户占比加速提升,持续贡献增量。2022Q3归母净利4.8-5.2亿元,同比+63%~+77%,环比+49%~+62%,扣非归母净利4.69-5.09亿元,同比+65%~+78%,环比+52%~+65%,按照中枢测算,对应归母/扣非净利率分别达到11.7%/11.4%,分别同比+1.6pct/+1.6pct,分别环比+1.2pct/1.4pct,利润率加速修复,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后续随着公司产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完善和加速爬坡,以及汽车电子类相关业务的逐步量产,预计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可转债加码轻量化产能建设如火如荼公司7月11日发布可转债发行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25亿元,用于年产48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6.6亿元,2023年末建成投产,具体包括年产160万套轻量化副车架、160万套轻量化悬挂系统和160万套轻合金转向节。到2023年末,公司将拥有总计61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产能,预计公司轻量化底盘系统全产品线单车配套价值有望达5000元以上,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上半年新接订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公司加快国内/国外产能布局。国内:杭州湾四、五、六、七期及重庆工厂约1400亩工厂加快建设,安徽寿县基地加快规划落地。国外:波兰工厂已投产,墨西哥首期220亩工厂建设进度加快。
剑指全球汽配TOP客户+:战略绑定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进军全球供应体系。公司先后伴随通用、吉利成长,目前战略绑定特斯拉开启新一轮成长,同时已进入福特、FCA、戴姆勒、宝马、大众、奥迪、本田、丰田等全球供应体系。顺应行业电动智能变革,公司积极与RIVIAN、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吉利新能源、赛力斯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合作,探索Tier0.5级的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的同步研发及供货服务。公司IBS项目、EPS项目、空气悬架项目、热管理项目分别获得一汽、吉利、赛力斯、合创、高合等客户的定点。
产品+:八大产品线,打造平台型企业。在保持汽车NVH减震系统和整车声学套组两项传统业务国内领先的同时,前瞻性布局智能驾驶系统、热管理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三大核心业务,又新增空气悬挂系统、一体化车身轻量化、智能座舱部件,预计全产品线合计单车配套价值有望达3万元以上,全面布局电动智能,成为平台型公司。
积极布局机器人,未来发展潜力大。据测算全球劳动人口约34.5亿人,假设人形机器人单价25万元,如果其中11.6%的劳动者被机器人取代,则人形机器人的全球市场可达100万亿。运动执行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公司的运动执行器包括电机、电控及减速机构等部件组成,样品也获得客户的认可,后续发展潜力巨大。
投资建议公司是特斯拉产业链高业绩弹性标的,凭借行业领先的客户拓展和产品拓展能力,有望在电动智能化变革下崛起成为自主零部件龙头。鉴于公司随特斯拉、吉利等关键客户进行业绩修复和轻量化、智能驾驶系统及热管理系统具备成长性,结合疫情、缺芯等影响情况,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营收为171.2/226.6/305.9亿元,归母净利为17.3/24.0/33.6亿元,EPS为1.57/2.17/3.05元,对应2022年10月16日收盘价76.3元的PE49/35/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斯拉销量不及预期;吉利销量回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上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