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0umm月 10日,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1)22Q3单季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128亿元,同比+2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 2.20-2.3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中枢值较去年同期增长 4.8亿元。2)22Q1-Q3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357亿元,预计实现归母净利 1.15-1.30亿元,同比+534%-617%。
点评: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回升,新能源业务占比稳步提高。公司稳供应、控支出、提效率、转成本等措施成效显著,202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由 2022H1的-1.05亿元扭亏为盈达 1.2亿元左右。从单季度口径看,公司 Q1实现归母净利-1.58亿元,Q2达 0.52亿元,Q3预计达 2.20-2.35亿元,逐季环比持续增长。公司新订单开拓势头强劲,新业务订单占比已超过 50%;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长较快,公司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营业收入占比将超50%。
安全业务板块继续改善,实现扭亏为盈。汽车安全业务逐步恢复,预计 Q3实现营收约 87亿元,同比约+18%,扭亏时点已至。公司积极获取全球主流客户平台型业务,加快 DMS、OMS、HOD、电动安全带、智能方向盘、新型安全气囊系统、高压电池断开装置等新技术研发。2022年内将建成合肥新产业基地第一期,2023年投产,投产后方向盘系统产能将达 400万件/年,安全气囊系统产能将达 1000万件/年。
汽车电子板块加速推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三线发力。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Q3预计实现营收约 41亿元,同比约+31%。1)智能座舱:与华为合作的座舱产品有望于 2022年年内量产;智能表面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奥迪 A8、保时捷 Taycan、福特野马 Mach-E 等车型,作为增量业务空间广阔。2)智能驾驶:“芯片+算法+软件”全栈研发,与英伟达合作落地;重点布局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已获国内某知名车企自动驾驶高算力域控平台联合开发项目;激光雷达已于国内某造车新势力车企新车上量产;智能天线产品已获某欧系车企全球订单,进入量产阶段。3)新能源管理业务:相关产品包括 800V 高压快充、车载充电机、配电单元和电池管理系统等,截至八月中,公司 800V 高压平台项目 2022年以来累计新获定点全生命周期总金额约 90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汽车安全业务已迎来盈利拐点,汽车电子业务稳步推进,新能源业务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5.0、11.6、18.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9/17/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芯片供给短缺、疫情缓解不及预期、车市下行、增量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