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7.60亿元,同比增长 42.08%,归母净利润 3.96亿元,同比增长 57.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59亿元,同比增长 51.2%,EPS 2.29元。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9.26亿元,同比增长 52.47%,归母净利润 2.16亿元,同比增长 63.96%。
平安观点:
行业高景气叠加下游持续扩产,丝网印刷设备贡献主要业绩增量。公司新签订单一般需 9-12个月确认收入,上半年营收预计主要为去年订单内容,实现综 合毛 利率 40.07%。其中 太阳 能电 池成套 生产 设备 营收 占比79.13%,毛利率 38.68%;单机设备营收占比 13.82%,毛利率 35.48%;
配件及其他业务营收占比 7.05%,毛利率 64.68%。上半年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司期间费用率走低,净利率提升约 2个百分点至 21.84%。后续随着 HJT 等高价值设备在营收占比中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向好。
HJT 龙头地位显著,订单充裕支撑明年业绩高增。截至 2022年 6月底,由于客户预付货款增加,公司合同负债达到 28.23亿元,同比增长32.39%;
同期,由于原材料及在产品大幅增加且发出商品维持高位,公司存货金额达到 36.55亿元,同比增长 24.18%,上述数据体现公司饱满的在手订单情况。公司去年获得金刚玻璃、华晟、爱康等客户共约 5.8GW HJT 订单,预计今年和明年逐步确认收入。今年以来公司与印度信实工业、爱康等客户或新签 7.2GW HJT 订单,根据主要下游厂商扩产规划,下半年华晟宣城三期、金刚玻璃二期、华润、明阳等厂商 HJT 产线或密集招标,公司保持高市占率优势,全年有望获得约 15-20GW 订单量,支撑明年业绩高增。
技术领先+龙头担当,协同产业链齐推降本增效。根据公司 8月 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所述,迈为 HJT 整线量产设备已获得国内外多笔订单、多家客户验证,并成功导入微晶技术和钢板印刷技术,量产平均转换率已突破25%。预计随着后续双面微晶的应用,量产效率有望达到 25.5%。公司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协同上下游着力于硅片薄片化、银包铜、SMBB 等技术应用。目前,硅片厚度有望从 130μm 向 100μm 发展,银浆耗量有望从22mg/w 向 10mg/w 发展,快速降本有望助力 HJT 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加大新领域研发力度,布局半导体核心设备。公司与半导体芯片封装制造企业长电科技、三安光电就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先后签订了供货协议,并与其他五家企业签订了试用订单。显示面板设备方面,公司中标国内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的第 6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将供应两套自主研制 OLED 柔性屏弯折激光切割(Bending Cut)设备。同时,公司在珠海成立了迈为技术(珠海)有限公司,拟出资 21亿元,投资建设“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公司大力推进半导体设备领域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业绩新增长极。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8.97亿元、13.58亿元、18.98亿元(原预测值分别为 8.54亿元、13.08亿元、17.98亿元),EPS 5.19、7.85、10.97元,动态 PE 98.8、65.3、46.7倍。光伏行业景气向上,N 型电池是行业变革突破的重点领域,HJT 电池路线降本增效空间广阔,受到众多行业新进者青睐选择与扩产推动,公司有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受产业链价格波动和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游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2)HJT 降本增效快速不及预期,下游扩产落地进度较慢。
(3)公司半导体、钙钛矿等新型业务研发与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