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凯莱英:各项业务实现高速增长,订单规模与能力建设持续加码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叶寅,倪亦道 2022-08-26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0.41亿元(+186.40%),实现归母净利润17.40亿元(+305.3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6.99亿元(+381.87%)。

处于此前预告区间的上半部分。

其中Q2实现营收29.80亿元(+203.11%),实现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351.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12亿元(+443.44%)。

平安观点:n大订单加持上半年实现高速增长,新兴业务崭露头角上半年公司各项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核心业务小分子化学板块实现收入46.44亿元(+187.25%),其中临床阶段业务9.68亿元(+16.73%),商业化阶段业务36.76亿元(+366.79%),上半年大订单结算30.33亿元,带动板块整体实现高速增长。公司新兴业务板块也有亮眼表现,上半年实现收入3.93亿元(+173.86%),其中化学大分子+制剂占比较大,两者分别实现210.74%和79.41%的增长,临床CRO和生物大分子也实现高速增长。另外,公司上半年国内地区实现收入6.91亿元(+261.55%),持续兑现MAH带来的国内市场红利。

毛利率方面,公司主业毛利率为47.06%,剔除汇兑影响毛利率约为46.8%,同比提高近2pct。其中临床阶段业务毛利率因早期项目和国内项目增加,毛利率下降1.98pct;商业化阶段业务毛利率因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大订单带来的额外规模效应有较大提升(同比+4.83pct);处于市场开发期的新兴业务毛利率小幅下降1.32pct。费用率方面则由于规模效应相比上年同期显著降低,提高了上半年的利润率水平。

n项目漏斗与在手订单持续扩充,产能继续扩张公司在进行大订单生产的同时,项目漏斗也在持续扩容。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商业化项目34个(同比+6个),临床3期项目48个(同比+8个),临床前及临床早期项目172个(同比+57个)。持续增加的中后期项目为未来数年的业务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截止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14.7亿美元(约100亿人民币),根据上半年收入推算,待执行大订单约50亿元,其他在手订单近50亿元(时间口径不完全对应,仅作为参考),这些订单会在下半年及2023年兑现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因为CDMO行业的特点,大部分来年执行的订单会在当年下半年确定。目前在手的50+50亿订单只是未来1年半所需执行订单中的一部分,我们预期下半年还会有大量订单陆续签订。

公司继续追加产能投入,为后续各业务线增长做准备。小分子方面,天津研发中心、苏州研发中心及泰兴生产基地将在下半年及2023年投入使用。以寡核苷酸为代表的化学大分子与合成生物业务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天津西区的研发中心和GMP厂房预期会在2022Q4完成建设;生物大分子也在已有的金山实验室、苏州实验室外启动了上海奉贤商业化基地。

加大技术投入,坚持能力建设,保障核心竞争力CDMO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的、主动的技术迭代,通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生产可控、安全高效、成本降低以及环境友好。而凯莱英一直以来也是以新兴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见长,能持续依靠技术迭代驱动发展。

依托于大订单带来的巨大利润和现金流,公司在已有的四大研发平台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制药新材料、药物递送和制剂、生物科学以及临床药物研究技术四大技术平台,进一步涉足辅料、生产材料、复杂制剂、新型药物、转化医学等领域。公司通过这种多维度、阶梯式的技术布局,大幅拓展自身能力边界,也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作为国内CDMO一线龙头企业,产品漏斗丰富、新技术应用出众、市场认可度高,公司订单充裕,受短期投融资规模影响很小。当前市值下,即使将公司大订单所获收益按产能占据量换算为常规订单收益,估值水平也已在高性价比水平,纠结剔除大订单业绩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实质意义。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期,因回购及转增导致股本变化,2022-2024年EPS为6.83、7.23、8.93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全球药物创新投入和外包比例不及预期,则会影响CDMO行业发展;2)药品研发失败将导致项目终止,CDMO丢失对应订单;药品上市若销售不及预期,将导致CDMO订单无法顺利放量;3)若发生生产事故、收到监管机构警告信或其他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企业可能丢失订单乃至客户;4)主要客户来自欧美,订单以外币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汇兑损益。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凯莱英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