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卫星化学披露2022年度半年报,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8.14亿元,同比增长74.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81亿元,同比增长30.85%;实现扣非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增长33.30%。基本每股收益1.16元。
二季度业绩同比大增环比稳定,业绩底部或已现 根据半年报,公司Q2实现归母净利润12.60 亿元,同比变动-7.28%,环比变动-17.17%;实现扣非净利润11.66亿元,同比增长-12.13%,环比变动-24.29% 乙烷裂解原料和需求双重压力逐渐缓解,当前C2下游价差已到达底部。22Q2乙烷价格受天然气剧烈波动影响有所上涨,环比增长29.61%,叠加乙烯下游由于疫情影响需求不振,22Q2乙烯-乙烷价差环比降低32.02%,价差触底。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当前价差不可持续。乙烷在美国长期过剩,另外美国增加往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而美国乙烷有回注特性导致和天然气会有热值转换效应,因而乙烷跟随上涨,随着天然气的燃料及发电需求下降会回归理性。另外,从下游看,2022Q2以来乙烯下游需求不振。根据我们最新的周度跟踪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乙烯-乙烷/乙二醇-乙烯/环氧乙烷-乙烯/聚醚大单体-环氧乙烷/聚乙烯-乙烯/苯乙烯-纯苯-乙烯最新价差分别为4912/-1534/-678/2104/-1637/-119元/吨,环比变化分别为-1.23%/ -3.95%/+15.40%/+11.63%/-7.41%/67.30%。乙二醇、环氧乙烷、聚乙烯及苯乙烯产品价差已来到最低历史分位。在当前时点,乙烯下游国内需求端也已处于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认为随着金九银十到来,C2产业链会迎来整体的价差修复。 丙烷脱氢价差触底等待开启修复。22 Q2 PDH价差明显承压。主要由于丙烷跟随国际原油价格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宏观经济下行及房地产需求放缓带来丙烯价格的传导受阻,截至8月26日,丙烯-丙烷价差已达到-84元/吨,行业内成本曲线右侧企业已处于深度亏损状态,价差已经达到国内引进PDH后的0%分位数水平,我们预计价差下行空间已经有限,后续有望逐渐修复。从丙烯下游产业链来看,聚丙烯价差维持较好,丙烯酸在连续下跌后本周已出现小幅回升。我们认为随着金九银十到来,丙烯酸价差有望迎来修复。同时,丙烯酸后续扩产理性,供需格局相对较稳定,景气度中枢将维持在历史偏高水平。
原料成本优势+研发高投入双轮驱动,卫星加码新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连云港乙烷裂解二期已顺利投产。8月29日,公司发布进展公告,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二阶段工程于2022年8月27日全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
8月29日,卫星化学披露2022年度半年报,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8.14亿元,同比增长74.69%;实现归母净利润27.81亿元,同比增长30.85%;实现扣非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增长33.30%。基本每股收益1.16元。
二季度业绩同比大增环比稳定,业绩底部或已现 根据半年报,公司Q2实现归母净利润12.60 亿元,同比变动-7.28%,环比变动-17.17%;实现扣非净利润11.66亿元,同比增长-12.13%,环比变动-24.29% 乙烷裂解原料和需求双重压力逐渐缓解,当前C2下游价差已到达底部。22Q2乙烷价格受天然气剧烈波动影响有所上涨,环比增长29.61%,叠加乙烯下游由于疫情影响需求不振,22Q2乙烯-乙烷价差环比降低32.02%,价差触底。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当前价差不可持续。乙烷在美国长期过剩,另外美国增加往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而美国乙烷有回注特性导致和天然气会有热值转换效应,因而乙烷跟随上涨,随着天然气的燃料及发电需求下降会回归理性。另外,从下游看,2022Q2以来乙烯下游需求不振。根据我们最新的周度跟踪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乙烯-乙烷/乙二醇-乙烯/环氧乙烷-乙烯/聚醚大单体-环氧乙烷/聚乙烯-乙烯/苯乙烯-纯苯-乙烯最新价差分别为4912/-1534/-678/2104/-1637/-119元/吨,环比变化分别为-1.23%/ -3.95%/+15.40%/+11.63%/-7.41%/67.30%。乙二醇、环氧乙烷、聚乙烯及苯乙烯产品价差已来到最低历史分位。在当前时点,乙烯下游国内需求端也已处于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认为随着金九银十到来,C2产业链会迎来整体的价差修复。 丙烷脱氢价差触底等待开启修复。22 Q2 PDH价差明显承压。主要由于丙烷跟随国际原油价格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宏观经济下行及房地产需求放缓带来丙烯价格的传导受阻,截至8月26日,丙烯-丙烷价差已达到-84元/吨,行业内成本曲线右侧企业已处于深度亏损状态,价差已经达到国内引进PDH后的0%分位数水平,我们预计价差下行空间已经有限,后续有望逐渐修复。从丙烯下游产业链来看,聚丙烯价差维持较好,丙烯酸在连续下跌后本周已出现小幅回升。我们认为随着金九银十到来,丙烯酸价差有望迎来修复。同时,丙烯酸后续扩产理性,供需格局相对较稳定,景气度中枢将维持在历史偏高水平。
原料成本优势+研发高投入双轮驱动,卫星加码新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连云港乙烷裂解二期已顺利投产。8月29日,公司发布进展公告,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二阶段工程于2022年8月27日全投料试生产后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生产运行稳定,标志着连云港石化二阶段项目一次开车成功,我们预计项目将在9月开始贡献业绩,Q4带来稳定业绩增量。 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等将于年内陆续建成投产。公司在半年报指出,投资150亿元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顺利开展,年产40 万吨聚苯乙烯装置、年产10 万吨乙醇胺装置预计三季度末建成,年产15 万吨电池级碳酸酯装置预计年底建成;平湖基地新增年产18 万吨丙烯酸及30 万吨丙烯酸酯装置基本完成建设,电子级双氧水项目顺利推进,计划在年底建成;平湖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正在筹备动工,将与丙烯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公司在建项目顺利推进,持续带动业绩增长。 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开工建设,将为公司正在推进的POE项目提供原料。报告期内公司1000吨/年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开工建设,包括700吨1-辛烯,年产300吨1-己烯,该项目将为公司筹划推进的POE项目提供原料。目前POE海外高度垄断,国内企业的进展基本还处在起步阶段。卫星化学前瞻性的布局POE及前端原料,率先完成赛道卡位。公司在POE领域的主要优势有:1)产业链齐全:POE是通过聚乙烯和α-烯烃共聚而来。对于聚乙烯而言,卫星拥有国内仅有的进口纯乙烷制乙烯装置,原料能够完全自给且其生产的乙烯成本位于行业成本最左侧。同时公司从α-烯烃开始进行研发生产,确保未来POE生产中所有材料均自有,不受制于人。2)现金流充沛,研发投入高:卫星化学在PDH和乙烷裂解项目陆续上马后整体现金流十分充裕,有助于持续研发投入。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的轻烃路线在碳中和背景下顺应全球的轻质化趋势,且具有很强的稀缺性,价值有望被市场重估。预计卫星化学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67.49、80.24、105.20亿元,同比增长12.4%、18.9%、31.1%,当前股价对应PE为8.06、6.78、5.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