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27.0%;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下滑33.6%,主要系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7亿元所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33.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达到81.9亿元,金额超过营业收入,公司真实经营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教育领域持续渗透,发布新品强化优势。“双减”背景下,智慧教育相关政策持续落地,公司教育领域业务迎来黄金发展阶段,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公司“因材施教”解决方案新增落地5个区域,累计应用区域达到40+,智能阅卷技术在高考中的交付应用拓展至14个省,规模复制能力进一步验证;C端产品延续高速增长,AI学习机销售额增长超过101%,在京东、天猫平台的GMV同比增长超过170%,并在618大促中超越传统学习机品牌成为品类冠军。此外,公司近日举办智慧教育新品发布会,推出8大新产品和新方案,有望借助政策东风,实现高质成长。
消费者业务短期承压,多赛道高速成长。公司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受到疫情和宏观经济扰动,实现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6.1%,小幅拖累整体营收增速。
但我们认为,公司技术与产品力等核心竞争优势未被削弱,伴随疫情的缓和与下游需求回暖,有望重回高速增长态势。此外,公司“平台+赛道”战略持续推进,多领域实现高速增长:1)智慧城市实现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42.6%,公司把握新基建重大机遇,根据地效应持续凸显。2)医疗业务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0.2%,解决方案向省外拓展良好,并推出智能助听器新品,开始向C端健康硬件探索。3)AI解决方案面向运营商、汽车厂商以及金融客户群体推进顺畅,分别实现营收10.9亿元、1.7亿元、0.7亿元,增速分别为56.2%、-5.7%、43.7%。其中汽车业务取得积极突破,智能音效解决方案在智己L7上量产上线,并取得广汽传祺、埃安的平台化合作;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完成了长城汽车的首款合作车型项目交付,基于国产芯片厂商的新一代域控制器进入交付阶段。公司当前正在交付的车型项目合作超过140个,伴随下游汽车产销的快速回暖,下半年收入有望迎来拐点。
回购进程过半,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公司于7月3日发布回购议案,拟以不超过58.60元的价格回购5-10亿元股票,并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7月31日,公司已以39.70-44.60元的价格回购股份119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1%,使用资金已经超过5亿元,短期内回购进程已过半。公司自2020年以来加大股权激励的频率,有望进一步绑定核心员工利益,助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AI领军企业,构建起“刚需+代差”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教育、医疗等赛道收入维持高增速确定性强,消费者和汽车业务有望逐步克服疫情影响迎来拐点,具备安全边际与向上修复的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承压;核心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教育业务全国拓展不及预期;消费者业务放量不及预期;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景气度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