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及战略方面,公司今年有望实现全球乳业第四,而 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的目标也有望提前实现。 在实现路径上,公司在 2025年前将围绕主业,着力在 2025年实现全球乳业三强;同时将不断研究和开拓不同赛道及新增长点,为 2025年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国际化也将成为公司发展的真正支撑之一,但限于当前的复杂局势,真正发力或将在 2025年后。
奶源方面,公司引领国内牧业发展。 参股公司优然牧业是全球最大的上游原料奶供应商和国内最大的特色生鲜乳供应商, 年产近 200万吨优质生鲜乳。 同时,优然牧业也是一家覆盖牧业全产业链的公司, 育种、饲料等多项业务均位列全国第一。 伊利在增强自身牧业实力的同时, 积极扶持牧业合作伙伴,向合作牧场输出技术、经验与服务,实现全面价值,早在多年前已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牧场化。
常温液奶方面,伊利一直是行业的领军者。 在产品端,伊利拥有 2+2+X品牌组合矩阵,通过金典、安慕希、优酸乳等多个品牌引领行业发展。
在渠道端,公司拥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多元渠道,覆盖商超、便利店、杂货店、 O2O、电商、特渠等不同渠道,满足消费者多场景的不同需求。
在管理端, 一方面, 公司多年来打造了一支创新、策略、执行超强的管理团队;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打造数字化平台,在液奶供应链、生产和渠道实现数字化,保障液态奶业务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低温乳品方面, 低温牛奶增速最快。 伊利低温品类涵盖低温酸奶、低温牛奶和饮料,近年来低温牛奶增速最快。低温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伊利计划通过提升产品、品牌及数字化等相关能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渠道方面,低温乳品呈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公司捕捉 O2O、日常电商以及自建渠道等机会,不断获客,增强消费者粘性与互动。
奶粉方面,重点业务逆市上扬。 近年来, 受人口结构及短期疫情因素的影响, 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行业增速受到制约。 但在疫情缓和后,疫情阶段延迟生育的缺口将获得弥补, 新生儿数量有望迎来修复性增长。在此背景下,伊利通过产品、品牌、渠道等多方面的打造,上半年婴配粉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业务保持 20%以上的增长,位列国产品牌增速第一。产品方面,公司推出通过新国标注册的新珍护和行业首款有机 A2婴配粉金领冠塞纳牧。渠道方面, 母婴渠道是婴配粉核心渠道,占比接近 70%。 公司一方面通过建设领婴汇俱乐部,有效赋能母婴行业;
另一方面通过重点布局下线城市母婴系统,为婴配粉长期增长奠定基础。公司上半年母婴渠道增速超 30%,保持行业第一。此外,公司同样着眼于儿童粉及成人粉市场。 据尼尔森数据,截止今年 5月,儿童奶粉品类增速达 52.4%,伊利儿童粉 QQ 星通过联合 CBA 营销,上半年实现 200%以上的增长。 伊利成人粉则始终位列行业第一,上半年也实现了行业第一的增长。成人粉品牌签约刘国梁, 同时在产品上不断细化,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发功能性奶粉产品, 持续产品升级,提升产品差异化。
冷饮方面, 伊利持续领先。 从行业方面看,行业整体保持小幅而稳健的增长态势,消费升级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竞争格局上看, 市场集中度较高,而伊利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连续 28年产销量第一,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品牌方面看,前五大品牌中,伊利占据三席,巧乐兹是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渠道方面看,冷饮出现了新兴渠道蓬勃发展的态势,线上线下渠道趋于融合,公司着力稳固传统渠道,同时紧抓增量渠道,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把握线上渠道的机会,另一方面开拓私域流量,捕捉社区渠道所带来的需求。
奶酪方面, 市场份额已跃居第二。 相较于东亚邻国日韩,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在空间达千亿。 竞争格局上,行业先前几年快速发展,多家企业涌入,而近一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不具备实力的企业已陆续选择退出,市场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伊利于 2018年成立奶酪事业部,经过三年快速发展,今年 5月市场份额已跃居行业第二。公司去年下半年成立伊家好奶酪公司,通过更灵活的机制保障,迅速捕捉市场机会。渠道方面,公司着力拓展 O2O 渠道和线下渠道的下沉。今年上半年,公司 O2O 渠道增速达 200%;而线下渠道方面,公司通过去年新推出的常温奶酪,借助集团液奶、奶粉及冷饮各部门的优势渠道资源,上半年完成 50万个网点的覆盖,预计今年年底渠道覆盖将突破百万家门店。 产能方面,去年公司在伊利健康谷投建奶酪新工厂,未来布局 50条以上产线,打造未来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奶酪加工基地。 目标方面,公司将在未来五年做到行业第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低位布局, 风物长宜放眼量。 短期疫情对消费者进入超市购物的频次略有影响,但中期战略性业务奶粉市占率节节攀升。下半年伴随疫情稳定,液奶需求将持续旺盛,叠加奶价持续回落,澳优渠道库存良性, 我们看好公司前景。 我们预计 2021-2023年 EPS为 1.65/2.06/2.51元, 目标价 56元,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