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正极材料20年,由年,由消费锂电拓展到动力电池,进入海外供应链进入海外供应链正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公司产品线布局全面优势明显,公司产品线布局全面优势明显高镍低钴三元依旧是动力电池主流路线,但在一段时期内高镍三元和高性能5/6系三元、CTP方案、刀片等磷酸铁锂电池多种路线将共同发展,全球三元动力正极市场三年翻倍超千亿。公司布局早积累深,品类最多、同品系性能最优,未来发展优势明显,毛利率稳步提升。
正极行业整合大势所趋,公司技术强、客户优、产能足占据先机占据先机正极材料是动力电池中游最为分散的环节,主要由于正极品类多、下游需求多样、产能分散且投资成本高。随行业技术稳定、生产工艺成熟、投建产能释放、下游客户格局带动,正极材料集中度提升将是大势所趋。
公司凭借技术、客户和产能优势在行业整合中占优。
全球新能源红利逐步兑现,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重回高位业务占比重回高位四大外资电池厂加速扩张,2025年产能规模将达436GWh,公司均已进入四大厂商供应链,有望直接享受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红利。
公司单吨盈利行业领先,产品高镍化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凭借产品性能和客户优势议价能力较强,单吨盈利水平行业领先。
正极材料产品定价来自“材料成本+加工费”,高镍正极的加工费更高。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高镍产能布局,远期金坛基地10万吨产能,随着产品结构中高镍占比的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5.42/6.20亿元,EPS为0.84/1.24/1.42元,对应P/E为57x/39x/34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超出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