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告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7.52亿元,同比增长 0.85%; 归母净利润 2.55亿元,同比增长 52.77%,扣非后为 1.50亿元,同比增 长 15.21%。
三季报业绩中规中矩,燃气表和工商业流量计业务受影响情况下增长主 要来自于家用水表。 根据公司公告,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3.37亿,同比增长 8.96%;归母净 利润 1.51亿,同比增长 92.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0.69亿,同比增 长 13.13%,非经损益主要来自于土地收储补偿款的 0.60亿元。总体来 看 Q3业绩较为稳健,考虑到今年疫情对燃气表招投标和工商业流量计 业务造成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我们判断增长主要来自于家用水表业务。 根据我们对于行业和公司的项目跟踪,目前燃气表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以 及工商业流量计业务已经恢复正常,未来公司增速再上一个台阶是大概 率事件。
跳出传统的机械设备的视角,用科技赋能的眼光看公司。 根据我们的测算, NB-IoT 推广前,水表市场空间为 119亿元/年、毛利 空间为 42亿元/年、市场集中度较低; NB-IoT 推广后,市场空间为 233.10亿元/年,相比 NB-IoT 推广前增长 96.71%;假设毛利率为 33%,则对 应毛利市场空间为 76.92亿元/年,相比 NB-IoT 推广前增长 83.84%。市 场集中度方面, 2019年 NB-IoT 表销量合计约 800万只,其中宁水集团 销量约为 120万只、占比为 15%;新天科技、三川智慧销量均为 80万 只左右,占比均为 10%,因此行业前三甲销量加总占比约为 35%,相比 NB-IoT 推广前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 我们通过分析和比较: 1) To G 端科技赋能推广较为成熟的智慧水表和 智慧政务; 2) To G 端科技赋能推广尚不成熟的智慧农业,我们判断, To G 端能够持续爆发的应用场景应当是同时具备持续政策支持、强力 部门推动、切实解决痛点这三大因素,缺一不可,而智慧水表作为三大 核心因素兼具, To G 端最先爆发的科技赋能场景,本身已经从传统的 制造业逐渐体现科技属性,估值中枢应当显著上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29、 0.38、 0.49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 15、 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产能投放不达预期、机械表和智能表价格下降超预期、 疫情影响招投标进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