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国内汽车设计龙头,2018年在汽车独立设计市场市占率为7%-15%,寡头地位显著。是国内唯一全产业链覆盖,具备体系、客户、品牌和研发等优势。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实际控制人持股11.84%,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IPO+非公开发行加码研发扩建及新能源项目,巩固竞争力。公司2020年3月通过ipo募资约4亿元,用于造型中心扩建及整车开发中心扩建,提升设计能力。2020年11月6月,公司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募资约10亿元,用于:1)模块化平台、动力电子单元、电子电器架构领域研发,2)扩建年产30万套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项目,3)提升柳州菱特一期工程年产5万台V6发动机技改项目。
汽车设计迎来快速扩张,独立设计公司成长空间将大幅增长。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带动设计需求爆发。新能源汽车对设计需求的增量主要体现在:1)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将带动设计开发环节的需求同步增长。2)在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的政策鼓励下,参与玩家将增多,带来设计需求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行业销量增速放缓带来竞争加剧,产品迭代加速带动汽车设计市场扩大。预计2025年行业市场容量为242亿元,是2020年的4倍,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在手订单充裕,开发新产品寻找新增长点,业绩增长可期。得益于深厚的研发积累和投入,公司有效地把握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2013-2019年公司新能源整车设计业务年化增速为93%,到2019年营收达到6.2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73%,且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公司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手订单和潜在订单充裕。展望未来,在新产品拓展方面,公司在三电系统、混动和燃料电池方面研发储备丰富,多款新能源设计项目和产品即将放量,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基于审慎性考虑,暂不考虑增发对公司业绩及股本的影响,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9亿元、12.54亿元、16.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30%、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96亿元、2.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32%、41%,对应EPS分别为0.49元、0.64元、0.91元。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2)竞争加剧带来的独立设计行业增速不确定性的风险;3)零部件业务放量不及预期;4)公司非公开增发实施进程中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