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47亿元,同比增长 8.12%;
实现归母净利润 5.14亿元,同比减少 4.39%;扣非归母净利润 4.57亿元,同比减少 11.99%;经营性现金流 3.21亿,同比减少 39.89%。
Q3盈利环比大幅改善,同比实现正增长,全年业绩开始加速。公司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8.42亿元,同比增长 17.82%,归母净利润 2.40亿元,同比增长 10.42%,较 Q2增速分别提升 14.02pt 和 19.63pt。受疫情对医院门诊和非刚需手术的负面影响,公司净利润 20年以来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速为负。下半年,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公司化学发光重回高增轨道,带动公司收入端恢复快速增长。预计公司 Q4受益化学发光试剂销售,毛利率将有所提升,三费率下降,净利润在 Q3基础上将继续提速,全年业绩开始冲刺。
新增装机大幅提升,单产逐步爬坡,预计公司未来 3年业绩表现亮眼。
新冠疫情一方面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冲击,另一方面检测需求催化化学发光行业进口替代进程。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发光仪已累计装机约1060台,其中单三季度装机约 360台,至年底有望实现新增装机 1500台,较公司 2019年底 4100台的存量大幅提升 36.6%。尽管部分装机可能因为新冠检测闲置,试剂消耗量有所下滑,导致公司 20年单机产出受压,但化学发光封闭体系下,装机量是发光业务收入的先导指标,高装机存量将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有力支撑。基于 20年业绩低基数,叠加疫情后公司试剂项目数的增加及在传染病等主流检测项目上的进口替代带动单机产出爬坡,我们判断公司 21年业绩将表现靓丽,21-23年化学发光仍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业务。在资本层面,公司同样于2020年 8月公告增发预案(修订稿),拟募资 30.8亿元用于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和产能扩大,为公司业绩高增保驾护航。
国内率先进入流水线业务,先发优势明显。实验室流水线由于检测效率高、避免人工错误、优化检验流程等优点,在大型医院备受青睐,是未来 IVD 企业最重要的布局领域之一。国内目前流水线存量近 2000条,基本为外资巨头罗氏、贝克曼等垄断。公司作为国内首家推出 TLA 流水线的企业,率先进入高壁垒、高成长领域,抢占大型终端市场,19年已实现流水线装机 19条,20年上半年 42条(其中 B-121条)。同时公司在微生物诊断、自动化软件等领域的积累作为实验室检验全流程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流水线产品综合竞争力。预计未来流水线装机量的提升将迅速拉动公司试剂放量,带动业绩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暂不考虑增发摊薄,预计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38、13.19、17.25亿元,相应 EPS 分别为 1.95、3.06、4.01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90、57、44倍。考虑到公司发光业务有望恢复高增长,未来三年盈利复合增速有望超 3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装机进度不及预期;试剂研发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