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增52%,实现归母净利润7351.65万元,同比增长57.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33万元,同增71.35%;EPS为1.16元/股,同比增长44.29%;
公司是国内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尖端制造商。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先进碳基复合材料所制成的热场系统产品。先进碳基复合材料是指以碳纤维为增强体,以碳或碳化硅等为基体,以化学气相沉积或浸渍等工艺形成的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等行业,目前在光伏晶硅热场中被广泛运用。该技术工艺时间长,成本高昂,因此研制低成本、高性能、大尺寸的复合材料是行业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且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国内外针对热场系统主要有等静压石墨何碳基复合材料两种路线,公司现阶段聚焦于碳/碳复合材料,成功实现了对等静压石墨的进口替代和换代升级,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光伏晶硅热场系统中碳基复合材料制造龙头厂商,为光伏、半导体硅片上游设备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受益于大尺寸发展趋势,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优势凸显。从需求来看,由于光伏行业及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发展及产品快速迭代,硅片向高纯度、大尺寸发展是其最基本的趋势,同时也对大尺寸硅片制备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等静压石墨易脆、装料量较小、不耐高温等一系列痛点,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具有强度更高、耐热性更好、更易设计成型等优势,目前已在光伏晶硅热场系统实现有效替代。从成本上来看,大硅片时代下两种工艺的成本差异被大幅度缩小,尺寸越大,工艺难度也会越高,等静压石墨与碳/碳复合材料热场产品的价差也越小。目前26英寸以上的全套热场设备碳/碳复合材料和等静压石墨的价格差异约处于20%左右,未来随着硅片向高纯度、大尺寸发展,先进碳基复合材料未来在光伏及半导体领域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持续高研发投入,核心指标行业领先。公司自设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近几年研发费用率皆超过10%,位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生产制备低成本化、产品品种多样化和装备设计自主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关注成本控制与技术研发,成本方面,公司成立了低成本制备研究中心,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液相浸渍法,复杂的致密工艺是导致先进碳基复合材料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备周期是重要考核指标,公司采用改良化学气相沉积法,目前主流水平为约800-1,000小时,而公司已成功突破了300小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能耗。产品性能方面,强度、灰度和导热系数是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主流水平为坩埚产品抗折强度150MPa以上;导流筒、保温筒产品的导热系数位于20-30W/(m〃K),公司坩埚强度为200MPa,导流筒、保温桶导热系数分别为7.9W/(m〃K)、7.5W/(m〃K),均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产品具有显著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深入合作优质客户,持续扩大产能。公司目前已经形成对大客户的深度配套,主要客户包括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行业内龙头。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半导体晶硅制造行业,现已开拓神工半导体、有研半导体等。公司面对供不应求的产品需求,积极扩大产能,在现有产能200-250吨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公告,将募投及超募资金将投资用于新增年产能共550吨碳/碳复合材料,达产后公司共有750-800吨的年产能;同时投资622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加大材料分析检测的投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碳基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平台。除此之外,公司公司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业务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且毛利率维持在高于50%的高位,盈利水平优异。
员工股权激励落地,带来长效性活力。与此同时,公司公告推出针对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计49人,激励股票数共50万股,涵盖公司的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价格为40元/股,分3年期解锁并设定了相应的营收目标作为解锁条件,以2019年营收为基数,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需较2019年增长分别不低于40%、100%、160%;公司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帮助公司在业务拓展、产品力提升、新产品研发等各方面呈现出全新面貌,在未来三年将为组织带来长效性的活力,助力业绩持续高增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目标价132元。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3.79/6.24/9.35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58.1%/64.6%/50.0%,净利润分别为1.30/2.08/3.12亿元,增速分别为67.5%/60.2%/49.4%。公司是国内光伏晶硅热场系统制造龙头厂商,技术实力突出,配套客户优质,产能扩张后有望实现业绩持续高增。维持公司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32元。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过高,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