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及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1.83亿元,同比增长18.74%,实现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76.45%。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亿元,同比下滑19.26%,实现归母净利润1316.02万元,同比下降71%。
检测市场长期向好,四大板块齐头并进。公司2019年生命科学板块实现收入17.63亿元,业务占比达到55.37%,同比增长23.68%,公司在食品检测和环境检测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积极开拓重点客户,份额提升明显。
公司贸易保障板块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18.82%,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毛利率常年维持在65%以上,盈利能力出色。公司在消费品和工业测试领域积极布局,投资航空材料、汽车电子、无线通讯等领域、轨道交通、阻燃防火实验室,培育新业务的增长点。
疫情影响为短期冲击,后续业绩改善可期。检验检测作为生产性服务行业,主要为生产活动提供各种支持的服务。2020年一季度,公司和客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有所延迟,部分需求后移,对短期业绩带来一定冲击。公司目前检测领域涉及食品、环境、工业品测试、贸易保障、消费品、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可以预期下游复工复产二季度之后将环比大幅改善,公司业绩有望在二季度之后得到修复。
内生+外延战略推进,持续扩充检测实力。公司2019年10月与华凌基金等其他投资机构成立规模为5亿元的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检测、检验、认证领域的优质标的。我们认为,对于成熟检测领域来说,收购市场中现存的检测标的是更好的选择,一方面减少了自建实验室的前期投入,另一方面也是机构做减法的方式,避免了加剧市场竞争。检测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投资并购是公司未来扩充检测领域,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民营检测龙头卡位领先,潜在发展空间大。公司目前为最大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在食品检测、环境检测等领域建立了品牌优势,随着公司对检测领域的不断丰富和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公司护城河有望继续深化。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6.5%。与外资检测龙头相比,中国第三方检测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检测机构在全球化布局、实验室和人员投入、检测领域等方面仍有较大成长空间。长期的信誉积淀、持续的研发和人才投入、推进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是成长为世界级检测龙头的必由之路。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46亿元、47.72亿元、59.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4亿元、7.00元和9.33亿元;EPS分别为0.33元、0.42元和0.56元,对应PE分别为51X、40X和30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复苏不及预期;2、检测业务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