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业绩同比增长 20.16%公司发布 2019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 18.61亿元,同比+29.22%;归母净利润 3.93亿,同比+20.16%。 其中,锂电设备营业收入为 15.56亿元,同比增长172.97%,营收占比为 83.62%,公司业绩高速长主要系公司下游的锂电池市场日益繁荣带动公司锂电池设备订单大幅增加及新增全资子公司泰坦新动力的整合提升效应所致。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为 43.11%/21.10%,同比下降4.29/1.59个 pct, 其中锂电池设备业务毛利率为 42.83%,同比提升 0.81%。
公司销售/管理(含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16%/18.22%/0.98%,同比大增 0.52/6.78/0.98个 pct,主要系业务增长带动销售/管理费用大幅增长,银行借款利息支持较多带动财务费用增长所致。。
低端产能出清,锂电行业迎来新一轮扩产高峰从供给端来看, 2018年动力电池 TOP10市占率大幅提升约 15个百分点至82.6%,低端产能逐步出清,电池和设备环节均向头部企业集中。 从需求端来看, 国家政策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指引,主流车企加大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投资, 我们预计 2019-20年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 163/215万辆,对应锂电池需求分别为 83/115GWh。 根据各电池企业的扩产计划, 预计2019-20年国内累计扩产超 170GWh, 年复合增速超过 30%。
预收账款环比企稳,关注后续新订单进展公司通常采用 3331的付款方式,即合同签订付款 30%,发货前付款 30%,验收后付款 30%,质保期结束付款 10%。 其中,发货到验收期间记为库存商品,客户验收前均记为预收账款。 公司半年报预收账款约 12.41亿元, 同比下降10%, 环比年初持平;公司存货为 25.59亿元, 同比下降 4%, 环比年初增长6.05%, 往后需关注公司新签订单进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 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 10.31/13.46/17.16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17/1.53/1.95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9/22/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如预期;下游扩产速度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