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高增长,结构占比有所变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0.31亿元,同比增长63.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15.60万元,同比增长40.38%。从业务结构来看,智能家居电控/工业自动化/工业定制电源业务营收分别同比增长84.58%/97.62%/2.50%,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0.97/1.64/2.58个百分点,系产品结构变动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的期间费用率达19.22%,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期间研发费用总支出1.13亿元,同比增长59.15%。
变频空调+智能卫浴整机高速增长,电视电源重回增长通道: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家居电控业务实现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84.58%。其中公司变频空调控制器在海外市场继续规模销售,2018年上半年变频空调控制器增长超过150%;子公司怡和卫浴收入同比增长93.65%,其中智能卫浴整机增长超过90%,下游客户惠达和小米2018年智能马桶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目前子公司怡和卫浴产能充足,产品交付无忧;公司显示电源在电视电源领域取得平稳增长,收入重回上升通道,公司主要客户小米智能电视增长较快,小米智能电视在2018年二季度成为中国第一品牌,并于今年2月在印度推出智能电视,并迅速取得显著市场份额,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视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50%。
新能源汽车驱控绑定北汽,受益于车型结构变化业绩增长加速:报告期内,工业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97.62%,子公司深圳驱动公司业务同比增长超过140%,其中PEU产品增长较快。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41.3和41.2万台,分别同比增长94.9%和111.5%,公司业务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公司大客户北汽新能源上半年销售5.45万辆,同比增长78.5%,其中EU和EX系列合计完成销售2.1万台,未来有望接替EC系列成为爆款车型,北汽下半年还将上市EX3和EX5系列,公司目前向北汽新能源提供PEU及电机驱动器产品,服务于北汽新能源乘用车EU、EX、ET和LITE系列多款车型,以及部分物流车车型。公司新能源汽车部件产品目前获得多家整车厂商的肯定,未来增速有望加快。
工业自动化协同效应显著,智能焊机较快成长:公司变频驱动器、伺服和PLC增长较快,2018年上半年深圳控制收入增长55.52%,其中PLC业务增长超过50%,公司在电子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空调、机床、供暖、3C、锂电等的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行业不断拓展PLC的发展机遇,工控各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愈发明显。2018年上半年智能焊机业务增长约60%,与机器人和集装箱制造配套的智能焊机取得较快增长。
工业电源稳健增长,充电桩电源稳步推进:2018年上半年公司工业电源产品销售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5%。由于新能源汽车DCDC/OBC今年同期被归为工业自动化产品,如果包含此部分销售,公司工业电源业务销售增长约40%。此外,公司充电桩电源取得初步成果,医疗电源继续稳健增长,通信及电力电源、导轨电源等保持基本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智能家居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工控产品增长强劲,工业电源平稳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18~2020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18-202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15亿元、2.94亿元、3.52亿元,EPS分别为0.79元、1.09元、1.30元对应8月22日收盘价的市盈率分别为34.4倍、25.1倍、21.0倍。看好公司电力电子平台型企业的孵化能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业政策风险:公司所处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若后续补贴退坡速度大于相关企业降本的边际影响,可能降低公司新能源汽车驱控产品的毛利率水平。2)宏观经济风险:智能家居与宏观经济及居民消费能力密切相关,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缓慢,将影响智能家居产品的推广速度。3)5G商用化进度进展缓慢,5G标准的制定统一晚于预期,运营商投入达不到预期,其他电源产品拓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