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百尺竿头,2018更进一步公司2017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经营答卷,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为19.49亿元和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55%和89.76%,且各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逐季上升,第四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达到6.91亿和1.34亿,创下历史单季盈利新高。2018年1季度,公司再接再厉,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达5.66亿元和1.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5%和122.85%。截止2018年1季度末,公司未完成合同总计30.13亿元,其中全部发货的合同金额为9.42亿元,部分发货合同金额6.17亿元,尚未到交货期的合同金额14.54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1.39亿元。公司预计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90%-120%。
国内光伏新政不影响全球单晶替代步伐,单晶炉需求稳定2018年,国内主要单晶企业都将扩产。隆基产能将从2017年底的15GW 提升至28GW,至2020年会进一步增加到45GW,中环产能将提升至23GW,全球单晶渗透率将由2017年33%进一步提升至40%。
同时我们预计2018-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可分别达到86GW、95GW 和105GWIC 崛起,半导体上游设备厂商最先受益公司出资5亿元参股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投入到大硅片的研发和生产。该项目由中环股份、无锡市产业发展集团与晶盛机电共同投资,计划投资30亿美元。今年7月份,公司公告中标中环领先半导体硅片项目,合同金额超过4个亿,其中半导体单晶炉3.6亿,这标志着公司8寸半导体单晶炉已经具备业内领先水平。未来,随着公司12寸半导体单晶炉通过验收并实现规模化供应,公司将成在国内半导体单晶炉领域一枝独秀。
硅片需求上升将极大程度利好设备龙头公司介于国外垄断及国内缺口的现状,国产大硅片项目纷纷上马。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目前在建硅片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分别实现超过200万片/月8寸硅片和300万片/月12寸硅片的产量。届时,国内硅片紧缺及12寸硅片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将被打破。预计8寸单晶炉和12寸单晶炉的市场空间可分别达到22亿元和93亿元。
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34.45亿元、40.31亿元和42.2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亿元、8.17亿元和9.03亿元,EPS 分别为为0.58元、0.64元和0.70元,对应PE 为24X、22X 和20X,考虑到公司在单晶炉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在半导体领域的先发优势,给予目标价20.3元,对应2018年动态市盈率3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光伏装机由于过往两年基数较大,未来增速放缓,同时电价政策等关乎平价上网的因素不及预期;
2、国内晶圆厂商扩产进度低于预期,或国内设备厂商研发进度低于预期导致进口替代时间点后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