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主要问题
与我们在2016年3月份实施销售禁令时发表的报告相似,我们将关注两个主要相关问题,分析理论和实际上可能的替代性技术/供应商,并探寻解决销售禁令问题的可能方案。(1)中兴通讯运营商业务和手机业务当中所使用的主要技术能否由非美国供应商所替代?
-运营商网络:美国供应商相对占主导地位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是无线基站使用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前四大FPGA供应商均为美国公司(Xilinx、Altera、Lattice和Microsemi),其中前两大企业(Xilinx和Altera)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
Xilinx和Altera都被授予了FPGA技术专利。但FPGA也有替代技术,即ASIC(专用集成电路)。从理论上讲,这两项技术可实现相似功能,二者差别在于FPGA是一种通用产品,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不同频段,而ASIC需要根据各个地区单独重新设计,因此相比FPGA而言产品制造所耗费的成本更高、时间更长。尽管如此,华为等通信技术设备供应商生产的芯片(如海思芯片)正在从FPGA转向ASIC。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该项技术在理论上可替代,尽管替代技术的成本更高、灵活性更低、并且需要数月或甚至一年时间才可实施。
-手机:中兴通讯智能手机所使用的主要美国零部件是高通的处理器和芯片组,但高通并非中兴唯一的供应商,台湾联发科等企业生产的芯片也被用于中兴智能手机。其他非美国企业如华为海思、三星、爱立信、瑞芯和展迅也正在取得进展。然而,美国市场是中兴手机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在其2017年总营收中占比8%。使用高通SOC的中兴手机在美国销售,并获得了美国运营商认证。若更换供应商,中兴需要以其他SOC获得美国运营商认证。
(2)出口禁令是否会长期实施?能否通过达成一项协议来解决这一问题?
两年前的2016年3月7日,美国对中兴供货的禁令持续了17天,之后以允许中兴以“临时许可证”继续从美国企业采购零部件的方式取代了禁令。“临时许可证”被延期数次,直到2017年3月份达成协议并完全取消禁令。另一种可能的结果是,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解决问题。中国商务部昨天(2018年4月17日)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双方有可能通过谈判达成和解从而避免长期实施出口禁令。我们认为,若出口禁令长期执行,由于中兴使用的美国零部件占比较高而且难以迅速转换供应商,短期内公司会面临严重的财务影响。长期内,中兴有望找到替代性的非美国供应商为其运营商网络和手机产品供货,但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成本高昂。
我们等待中兴通讯发布有关美国商务部出口禁令的公告,我们对中兴A股(中性)和H股(买入)的评级、目标价格和盈利预测正在重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