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效应开始显现,珠海格力智能装备主要客户为银隆新能源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先导智能拟收购企业泰坦新动力的第一大客户(截止到2016年10月31日:泰坦新动力拥有珠海格力智能装备3.46亿元订单,占其在手订单37.77%)。收购的协同效应开始体现。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布局智能装备的专业公司,主要包括电池制造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根据公告珠海格力智能装备2016年共向银隆实现销售收入19.33亿元,占其业务收入61.88%,是珠海格力智能装备的主要收入来源。2017年预计两者会实现80亿元的销售收入,珠海格力智能装备主要客户为银隆新能源。银隆新能源目前有4GWH的动力电池产能,未来有新增10GWH的产能规划。
新能源汽车销售蓬勃向上
国内新能源汽车在补贴政策落实、推广目录的陆续推出,2017年2月份销量触底回升,3月份销售3.11万台,同比增长35.6%。2017年大概率70万台以上,不排除超预期的可能:80万台。2020年前复合增长率有望达41%。展望全球特斯拉一季度销售2.5万台,同比增长69%,超市场预期,下半年随着MODEL3的推出,有望实现2017年10万台,2020年50万台的目标,未来复合增长率达71%。全球汽车厂家也都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预计实现1800万台~3000万台销量,增长区间42%~51%。全球新能源汽车依然处于蓬勃向上的道路上。
动力电池强者恒强,龙头厂家设备需求市场巨大
简单测算2020年整个动力电池需求为79GWH,而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17年动力电池的实际产能将达到110GWH,整体产能过剩。未来动力电池在倒逼机制下价格将继续下降。而国家也明确了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不低于8GWH,2020年形成产销规模40GWH的龙头企业的政策指引。我们认为未来中小动力电池厂家将出局,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而2016年动力电池前10厂家占有率78.96%,前4占有率65.79%,相比2015年都有提升,产能向龙头企业靠拢趋势明显。而龙头企业也制定了明确的扩产计划,以前10中有产能的规划的6家企业为例,其新增产能是2016年底产能的2.6倍。以6家企业为例其增量设备需求为608亿元,远超按照100GWH规划的设备空间。龙头动力电池厂家的设备市场空间巨大。
按照先导智能下游的合作客户估计,2020年前新增设备市场空间为458亿元,其中卷绕机91.6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已经为松下小批量供货,未来有望受益于松下的扩产。
收购泰坦新动力,锂电设备产业链再进一步
收购泰坦新动力先导智能公司将形成覆盖锂电池生产中、后端设备的供应能力。目前公司的前段设备也在研发中,未来有望形成全全线的设备供应能力。先导智能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提升泰坦新动力在客户处的采购占比。未来两者有望在渠道、客户、产品上形成多重协同效应。
风险提示:锂电设备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销售不达预期、股东减持。
投资建议
维持公司2017/2018/2019年销售收入为18.93、31.22、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7、6.95、10.26亿元的预测,EPS为1.12、1.70、2.51元。对应的PE为38.7、25.5、17.3倍。考虑泰坦新动力,预计2017/2018/2019年EPS为1.25、1.83、2.61元,对应的PE为34.6、23.7、16.6倍。公司作为锂电设备龙头,内生外延都有望超预期。维持公司“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