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先导智能1月25日晚发布2016年年报业绩预告,2016年预计盈利2.77-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0%-120%。2、公司最终未能与JOT就后续事宜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拟将475万欧元的定金确认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计入公司2016年度损益。
投资要点
业绩预告超预期,坚定看好先导内生式发展。
公司在智能设备制造领域竞争优势明显,随着锂电设备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司作为龙头充分受益,主业内生式高速发展。先导上市以来连续3年业绩翻倍增长,业绩预告的净利润区间(2.77-3.2亿元)超出了我们的预期(2.6亿元)。绑定大客户战略成绩斐然,目前先导占CATL卷绕机采购量的90%,享受电池龙头快速扩产能带来的业绩高增长。2017年CATL在江苏溧阳工厂的扩产能计划确定,公司作为国内卷绕机龙头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2017年拓展大客户+向整线发展,保守估计净利润可达5亿元(不包括外延)。
公司是满足进口替代需求的高端卷绕锂电设备稀缺标的。最大客户CATL2016年已达成7.5GWh产能,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各占一半,均衡发展。接下来预计每年翻番,到2020年底,希望总产能达到50GWh,预计累计总投资超过300亿。CATL的2017年的最大增量新产能来自于江苏溧阳的新工厂(9月28日已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0亿元),2017年可以增加5GWh的设备投资,对应3-4亿元的收入(溧阳新工厂明年收入增厚:5GW*6亿元设备投资/GWh*25%的卷绕机需求=7.5亿元)。潜在大客户比亚迪2017年的扩产能较为确定,先导有望成为进口替代的受益者。比亚迪2017年在青海要投入4.5GWH的设备,预计会用国产设备,目前卷绕机设备只有先导在供应商的名录里。预计2017年的5月-6月比亚迪开始招投标,公司大概率可取得订单。松下的18650型电池卷绕机已开始供货(小批量供货,几十台,总价格几千万),21700也有样机供货。松下采购的是自己的设备商,但产能问题是最大制约,因此考虑未来卷绕机开始外协。若考虑给松下的供货,业绩弹性更加大。
收购泰坦新动力,切入锂电设备后段,有望转型整线提供商 公司于1月5日晚公告,拟购买泰坦新动力100%股权。泰坦新动力是一家研发制造化成、分容等工艺的锂电设备后段专业厂家。此次收购仅11倍PE(参考2017年业绩承诺),价格适中,未来三年厚增公司利润1.05/1.25/1.45亿。完成收购后,公司在锂电池生产线设备成本中占比将由卷绕机25%提高到45-50%,强化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收购完成后,公司产品覆盖锂电设备产业链中后段,加上研发中的前段设备,公司未来有望转型整线提供商。
动力锂电需求爆发,国产设备商迎来发展机遇
国内单位产能(1Wh)的锂电池设备投资在4亿元/GWh,我们预计2016-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设备需求量将至少120亿,再加上消费类和储能类锂电新增设备需求,预计2016年我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在130亿以上,同比增长66%;2020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356亿元,按照80%的国产化率计算,国产设备产值将达到285亿元,7年间CAGR为38%,国产设备占比从50%提高到80%。目前国内约七成锂电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但基本集中在低端设备上,核心零部件仍依赖于日韩进口设备。相比于日韩锂电设备,国产设备售价仅为进口的1/3到1/2,成本优势明显;非标定制能力强;快速反应能力强。我们认为,设备全自动化和智能一体化是未来锂电设备国产化发展方向,也是国产锂电设备实现弯道超越的关键所在。
受益于下游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2017年有望净利润三位数增长。
工信部连续出台政策表明设备厂商将进入两极分化期,绑定大电池厂的设备商(例如先导智能,绑定了CATL,潜在大客户比亚迪)将会迎来业绩爆发期。未来锂电设备商进行产品线的延伸和收购同类型的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是设备厂商的共同选择。预计2017年公司净利润有望保持三位数增长:1)先导智能本部:保守估计20亿收入(CATL12亿元+比亚迪2亿元+光伏电容3亿元+消费锂电2亿元),5亿元净利润。2)珠海泰坦:100%股权收购,2017年业绩承诺1.05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增速在50%以上,2016/17/18年EPS为0.71/1.33/2.19元,对应PE为48/25/15X。考虑到公司高成长性,业绩有望超预期,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低于预期;收购泰坦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