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成为热点。深耕非洲市场多年的中国武夷(000797)公告了最新定增计划,拟募资14.4亿元投入肯尼亚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基地(同时配套仓储式建材超市)和蒙巴萨郑和世贸中心两个项目。公司董事长丘亮新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对上述项目进行了全面解读。
证券时报记者:为何选择在肯尼亚实施建筑工业化项目?
丘亮新:公司选择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实施建筑工业化项目,首先,因为其人口众多。内罗毕目前城中心人口约三四百万,若加上卫星城,人口近上千万。其次,内罗毕有重要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人居署和环境署两大机构都位于当地。目前还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大公司计划将其非洲总部设于内罗毕。
肯尼亚目前的经济水平还相当于我们八十年代左右,在内罗毕实施建筑工业化项目不仅迎合当地建筑行业发展需求,更重要是通过一种新技术革命,培养中国武夷今后在非洲市场,特别是房建市场的竞争力。这种建筑工业化将会给当地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证券时报记者:建筑工业化项目是否具备产业辐射效应?
丘亮新:实施建筑工业化项目不是为工业化而工业化。非洲的情况跟国内还有较大区别,当地缺电,缺水。在考虑建筑工业化的同时,我们把太阳能发电、雨水回收系统,甚至小家电都带过去。因此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我们配套了一个建材超市,将来可以销售家电、家具和建筑装修材料。
没有电我们能提供太阳能发电,缺水我们则提供雨水回收系统,也就是说盖房子的同时,我们还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公司并不是把国内淘汰的技术、产能带到非洲,而是采用最先进的太阳能和雨水回收技术,希望能以建筑工业化为龙头为非洲百姓提供完整的住宅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中国武夷从事海外工程业务很长时间了,与业务相似的央企相比,公司优劣何在?
丘亮新:我们和央企肯定不能比大,因为规模摆在那里。我们就是要做精、做好,每一个项目都要挣钱。
公司在海外工程上有两条经验,一个是全产业介入。工程中标后,员工自己招聘,设备自己买,石子自己开采,混凝土自己生产,包括沥青、砖头都是自己做,只有粗工是雇佣当地人。我们每个项目都这样运作,充分发挥了我们在管理、机械设备上的效率,减少了内部摩擦,工程品质得到很大保障。
另一个是零距离管理。中大型的项目,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去看;公司国际事业部也会定期检查,有情况及时反馈,有问题及时解决。此外,所有的项目经理都有我的直接联系方式,公司业务部门也可以随时了解到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海外工程业务发展趋势如何?
丘亮新:中国武夷从事海外工程业务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业务多分布在非洲和东南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肯尼亚、赤道几内亚、菲律宾、坦桑尼亚、刚果(布)、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和乌干达等。
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金额约28.72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了45.5%。
公司规划承建的“中国-肯尼亚(东非)经贸合作区”、“刚果(布)MPC钾肥”、“肯尼亚BOMAS国际会展中心”、“伊朗SCBPDC公司蔗渣造纸”、“赤道几内亚雷派格石化联合装置”等8个项目还被纳入福建省“海丝”核心区建设重大项目库,标志公司海外业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定增项目的实施,公司从传统工程承包升级到建筑工业化,从住宅开发升级到城市综合体、工业园区的开发,这是一个很大转变。
未来随着非洲一些国家陆续开始规划BRT、轻轨、地铁等项目,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机会参与当地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从而实现工程承包商向投资运营商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