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估值高达103亿元的注入资产,卓朗智能的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空间,自然是投资人最为关注的焦点。从业绩构成来分析,在过去几年利润中占比颇重的“非经常性损益”能否持续,则成为主营业务发展之外,影响卓朗智能未来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
根据预案披露的财务数据,卓郎智能在2014年、2015年、2016年1-8月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28亿元、4.24亿元、2.77亿元,但同期属于母公司的非经常损益也达到0.69亿元、1.20亿元和1.2亿元,分别占净利润的21.12%、25.32%、43.5%,占比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常性损益中,“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是最主要的收益,2014年、2015年、2016年1-8月分别达到1.0亿元、1.34亿元和0.69亿元,这部分收益能否持续,将会直接影响到卓朗智能业绩的变化。
金昇实业副总裁梁太福表示,根据上市公司的要求和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卓朗智能已经将与关联方的资金占用费全部清理完毕,后续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与关联方不再发生资金往来的情况,因此,这一块非经常损益带来的收益,在后期不可持续。他同时也指出,在今年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196万元也是不可持续的收益,未来是否会有政府补助要视当时环境而定。
不过,梁太福强调,卓朗智能是一个跨国企业,并购是在2013年6月份才完成的。在中国企业收购海外企业后会有一个整合期,特别是核心资产和大量的业务都在海外的时候,需要做一些战略调整,调整就有可能对利润造成损伤。卓郎智能未来会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地位,以及对东南亚市场的熟悉,去开拓更多的业务。“即使没有非经常性损益的加成,卓郎智能的业绩也会保持较快增长。”梁太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