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业绩同比增长13.7%,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16年三年报,报告期内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1亿元,同比增长27.9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13.70%。对应EPS为0.21元。其中,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14.45%,环比下降16.4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24.26%,环比下降30.89%。2季度EPS为0.05元。此前公司预告,2016年上半年业绩增长10%-30%,此次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抢装后需求回落,业绩环比下降,收入结构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同比大幅下降:630抢装结束以后,光伏装机量快速下降,公司逆变器和光伏电站建设业绩出现下滑,根据测算:1)三季度公司逆变器对外销售1.9-2.4GW,较前两季度环比下降20%左右,贡献收入3.9-4.8亿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收入15-17元;2)电站开发40-50MW,预计贡献收入,2.8-3.5亿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15-17亿元。毛利率方面,电站开发和逆变器维持稳定,逆变器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1.92个百分点至29.64%。由于费用率的影响,公司净利率同比下降4.33个百分点至8.46%,盈利能力下降较多。
成立百亿产业基金,光伏电站开发将加快节奏:公司公告拟与安徽省铁路发展基金、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共同成立100亿规模产业基金,计划三年内投资1-1.5GW新能源发电项目。产业基金普通合伙人(GP)规模100万,公司出资51%;劣后级规模20亿元,公司出资34%。此次百亿产业基金落地,将加速公司新能源项目的拓展,若按产业基金内电站建设全部由公司承接,则每年将新增EPC装机300-400MW,每年确认EPC业务有望在500MW以上,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2GWh产线投产,储能布局进入收获期:公司相继公告了与天合储能、山西国科节能合作分别开发建设50MW/100MWH、40MW/120MWH的储能电站项目。公司控股子公司阳光三星公司2GWh储能产线已经于7月初投产,标致着公司储能业务布局进入收获期。我国近三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累计装机规模为106MW。未来随着国家对储能补贴政策的出台,储能产业将迎来春天,公司储能业务有望放量增长。
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拓展,深度布局能源互联网:公司凭借逆变器的技术积累,切入电动汽车电控业务,2015年,公司在安凯客车的基础上,拓展了厦门金龙等数家车新的车企客户,电机控制系统已装配到了近2000辆电动车上。今年上半年公司还公告与安凯汽车、上汽安悦、合肥高新区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电控、充电桩\充电站、绿色微网等相关业务,形成光+储+车一体化布局,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虑到公司光伏逆变器龙头地位、光伏BT和运营进入收获期、储能业务的布局,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27亿元、7.26亿元、8.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8元、0.52元、0.58元,业绩增速达23.98%、37.66%、12.67%,给予公司2017年26倍PE,对应目标价14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