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 前期楼市持续火爆,使得上市公司购置房产和土地的热情不断高涨。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年初至今,沪深两市共披露了近60宗上市公司花费超千万元购买土地和房产的计划或方案,总金额达到93亿元。
与此前披露的*ST宁通出售两套北京学区住宅不同,实际上,大部分公司将投资瞄准了商业办公和公寓项目。总计有55亿元资金以改善办公环境、购置新的办公场所等名义,购买了商业办公项目、商住两用项目以及停车位。
在地点的选择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买房买地成为上市公司的特别偏好。在所有购买土地和房产的计划或方案中,六成发生在北上广深。
财务报表显示,53家在楼市投入千万元以上的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79亿元,为买房买地投入的八成左右。
报道显示,上市公司有的直接收购房企,有的用募集资金买房,有的则是通过购买房地产私募基金间接炒房。
8月份,上半年亏损377万元的贵糖股份,向旗下的房地产子公司增资一块价值2000多万元的土地;上峰水泥通过关联交易斥资7.53亿元,将控股股东旗下的房地产公司收购。
创业板上市公司新宁物流1月发布公告称,为了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子公司斥资7700多万元购买广州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绿地鑫融广场项目的部分商品房;同为创业板公司的银信科技,用1952万元超募资金,在厦门购买了鹭江道上的4套“海景房”外加一个价值53万元的地下车位,理由是“满足厦门分公司日益增长的办公空间需求,创造稳定的经营环境,同时又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加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
今年以来,不少房地产私募基金都涌向了一线楼市,而上市公司出资购买房地产私募基金,则间接参与了“炒房”。宁沪高速全资子公司今年就拿出1.5亿元投资了房地产投资母基金,该基金的投资方向十分明确:“主要与品牌开发商合作,投资于国内一、二线和部分强三线城市的优质住宅、公寓项目和特殊机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