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代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是电子、光学、磁学、生物医学、储能等领域最具应用潜力的前沿材料之一。从2004年在实验室被发现至今,石墨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源源不断的资金与研发投入,我国对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程位居全球前列,各级政府也给予了较大支持。近年来在柔性触控屏和复合材料领域,石墨烯初露产业化曙光,储能、传感器、芯片等电子器件领域则形成研究热点。作为一种出现仅仅十余年的二十一世纪“奇迹材料”,石墨烯拥有极具吸引力的应用前景,但真正实现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投身其中的新三板企业也将继续上下求索、探求有效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投资要点:
碳纳米材料新秀,优越特性催生产业革命希望。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单层排列的二维原子晶体结构,是已知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和导热性优越、透明且致密的材料,这赋予了石墨烯广泛的应用潜力,从微电子器件、光学器件、储能、复合材料、航空航天到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可以发挥革命性的作用。
石墨烯热潮席卷全球,部分领域产业化应用初露曙光。2010年起,各国对石墨烯高重视,大量投入资金推动石墨烯的研究和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复合材料和柔性触控屏等方面的应用初露产业化曙光,而在超级电容器、传感器、芯片等领域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战略发展石墨烯产业,我国走在世界前列。作为石墨烯专利大国,我国在这一前沿材料领域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制造2025》将石墨烯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材料。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多个政产学研联合的产业区已经建立,其中以江苏省的聚集度最高。目前国内石墨烯企业已超过100家,资本对这一产业青睐有加,数十家上市公司通过合作或并购方式投身其中。
应用前景广阔,沿路仍需披荆斩棘。石墨烯未来有望形成千亿级的产业规模,但作为一种真正获得发展不到十年的新材料而言,不但需要解决大规模制备的工艺难题、还需要降低居高不下的成本,找到合理性价比的应用方向。从国内来看,研发与应用脱节、行业标准缺失、过度竞争和短期行为盛行等问题对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精研技术、拓展应用、规范行业环境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面临的主要风险:
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和应用开发的进展速度低于预期。
推荐关注:
新三板共有4家以石墨烯为主业的挂牌公司,其中已形成粉体和薄膜规模化生产能力的第六元素和二维碳素值得关注。
第六元素:国内石墨烯粉体产能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拥有6大系列粉体产品线,在涂料、复合材料等应用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其积极通过与下游战略合作拓宽产业化路径也已取得明显成效,收入规模突破2,000万元。
二维碳素:国内石墨烯薄膜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年产能达20万平米。其自主研发的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已规模化应用于触控领域,在便携式智能终端、可穿戴电子产品等领域中是国内第一家销售石墨烯触控产品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是石墨烯薄膜生产及应用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