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信药业简介及业务:集团为中国西南部领先综合医药企业,特许经营零售药房店数目在中国排名第三,以及其正红花油品牌已连续三年占逾40%中国市场份额。成立於1995年,2003年开始开拓农村地区的分销网路,2011年完成收购春生堂,扩张业务至北方地区,2013年完成收购百信堂,扩张业务至中部地区,2015年6月在港上市。集团主要业务包括:I)医药分销、II)自营零售药店、和III)医药生产,分别占2015年6月中期的4.5亿元(人民币?下同)的81%、2%、17%。
营运模式:生产方面:集团拥有3条药品生产线(生产和销售6种药品,包括:正红花油、红花油、白花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氨苄西林胶囊)。分销方面:集团向300名供应商及180名制药商采购超过13,000种产品後,并由700名医药批发商批发予涵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百信」品牌旗下的2,690家分销客户、超过1,420间特许经营零售药店和四川省成都地区农村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自营店方面:截止2015年4月药店数目为29家。
业绩概况:2015年中期集团总收入按年增长12.2%至4.51亿元(人民币?下同),主要受惠於医药分销及医药生产收入增长。毛利按年上升至2.3%%至9,836万元。毛利率按年下跌2.1个百分点至21.8%。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增长313%至8,292万元。每股盈利按年上升290%至0.15元。
医疗卫生开支持续上升及中国医药分销业潜力庞大:由於政府深化医疗保险改革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根据南方所预计,2013年至2016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的复合年增长率约17.9%至总额人民币52,199亿元。此外,2008年至2013年中国分销商向医院、保健中心、诊所、零售药房进行销售总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1%至3,404亿元,并预期2013年至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21.5%至18,707亿元。加上中国政府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足够药物作出大额投资,预期可进一步刺激农村市场对医药需求。
整合中国零售医药连锁店:中国零售药房分为两种业务模式,分为连锁店(包括:自营零售药房和特许经营零售药店)和私人零售药房。2013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药品经营品质管制规范政策後,管制药店需要有持牌药剂师驻场後(使私人零售药房成本压力上涨),并支持并购规模较小的医药分销商。此外,集团透过「远端审方系统」为特许经营及自营零售药店提供增值服务。将受惠於国家加快对医药连锁店行业整合。
建设医药物流中心:集团将建设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的医药物流中心,并购置半自动挑选系统,预计年产量可达30万吨。目标以支持2015年年底前,在成都地区内六个或以上的县区建立一个涵盖超过3,000家医院与及其它医疗机构的网路,以及在2016年年底前新开设或收购约75-85家自营零售药店。
估值评估:根据市场分析师平均预测,目前公司价格相当於5.40倍/7.02倍预测2015年/2016年市盈率,(低於同业水平16.69倍/13.44倍)。建议可列入观察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