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4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6亿元,同比增长79.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99.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4.89亿元,同比增长7.4%;基本每股收益0.31元。预计201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70%-100%。
点评:
1、国内3C连接器领先供应商。公司生产的连接器主要应用于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台式电脑连接器覆盖全球20%以上市占率。主要客户有富士康、广达、伟创力等大型电子制造商,产品应用于苹果、联想、惠普、戴尔等国际品牌的电子产品。
2、收入、净利双双高增长。公司2014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均录得较高水平,主要受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景气度提高和国际产能向国内转移所致。其中,电脑连接器收入达18.7亿元,增长53.99%;手机等其他连接器收入达13.4亿元,增长136.28%。
扩张产能承接产业转移。全球PC出货量连年下滑,2013年、2014Q2降幅分别达10%、1.7%,预计2014全年下滑6.1%(IDC),尽管如此,由于连接器国际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公司通过收购、投资扩产等方式增加产能,在PC出货量下滑的背景下仍获得了PC连接器收入的大幅增长。智能手机仍然维持高景气,IDC数据显示,2013年、2014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达到10.04亿部和2.82亿部,同比增长38.4%和28.6%,预计2014年将达到12亿台。随着市场需求逐步饱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将逐步下降,但是随着上游零组件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大陆供应商若能提高产能以承接,未来仍有机会获得高增长。
3、继续外延扩张,布局泛智能硬件。公司上市以来比较看重通过收购兼并进行外延式扩张,首发募股时将大部分募集资金由自建连接器、线缆项目变更为收购博硕科技、昆山联滔并对其增资扩产,此后相继通过收购科尔通布局通讯领域、收购ICT-LANTO LIMITED向海外 市场扩张、收购珠海双赢进军柔性线路板(FPC)市场,系列收购动作促成了公司快速成长。收购兼并代替自建产能可以减少建设时间和时间成本、迅速产生效益、抢占市场先机。
布局泛智能硬件。公司在收购苏州丰岛和珠海双赢后,在今年一季度再次推出定增募资计划对于者增资。2014年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元年,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在零组件方面有别于传统3C产品,对柔性线路板、特殊外观结构件需求将增加。通过增资两家公司,为智能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配套组件产品的外观机构件和机电模组增加产能和提升技术水平。未来随着全球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市场的逐渐兴起,公司业绩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4、汽车电子增加未来业绩弹性。公司一直试图进入汽车电子领域,2010年登陆深圳中小板时在招股说明书中曾披露为全球领先汽车电子供应商德尔福(DELPHI)批量供应汽车连接器,间接进入汽车市场,但是除2012年年度报告披露德尔福为五大客户之一外,以后的公开报告中再未出现过有关德尔福的信息披露,因此我们认为公司于德尔福的合作进展缓慢,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进展并不顺利。此后,公司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收购源光电装和德国SUK继续布局汽车电子领域。源光电装主要产品有汽车电子装置制造(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系列)及汽车组合线束、塑胶配件等零部件制造,主要客户为日本住友电装。汽车电子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5、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2014-201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6.77%、60.00%和40.58%,EPS分别为0.87 、1.40和1.96元,上一交易日收盘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21和15倍;目前公司相对估值较为合理,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1)终端价格竞争挤压产品利润空间;2)可穿戴和智能家居市场发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