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中期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20.5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37.55%;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点评: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上半年为公司的销售淡季,但公司业绩依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能源净化产品(剂种)实现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2.03%。其中脱硫净化剂实现收入1.26亿元,同比增22.79%,脱硫催化剂实现收入1.80亿元,同比增21.51%。能源净化服务实现1.55亿元,同比增长17.98%,上半年各项业务增长平稳,业绩的增长主要源于公司生产规模扩大、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另外,公司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较期初分别增加20.24%和131.01%,表明公司上下游管理阻力大,回款压力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快脱硫催化剂产品性能和技术服务升级,随着公司催化剂、净化剂品种的不断丰富,公司在中海油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金辉兆丰焦化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焦炉煤气制LNG装置实现公司系列剂种的组合应用,固体净化剂、有机硫加氢催化剂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同时,公司自主开发的湿法脱硫装置首次在鹤壁宝马有限公司甲醇生产装置气体净化项目中应用,通过新产品的应用与新的商业模式的结合,为公司在煤化工领域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此外公司各个超募项目也在顺利进行中,随着项目陆续投产公司未来业绩将得到保障。
目前恰逢国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的契机,公司作为能源净化的综合服务型龙头企业将会充分受益于节能环保各项政策。公司拥有核心竞争优势——高性能的新型脱硫技术,2012年以来陆续推出了高硫容铁系脱硫剂、加氢异构化催化剂新产品;同时还推出以高硫容铁系脱硫剂为依托的浆液法脱硫装置(SJS)及干法湿法脱硫一体化工艺,可用于高硫煤洁净转化的浆液法脱硫装置已进入工业试验阶段。该技术较传统脱硫工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竞争力高等优点,若未来得以成功应用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和盈利空间。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13、14和15年EPS分别为0.48元、0.69元和0.90元。考虑到未来两年公司处于产能释放期及“浆液法脱硫”技术的巨大市场空间,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湿法脱硫技术市场拓展不确定性、坏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