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14年年报: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4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了2.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56亿元,同比增长16.5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3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了194.89%。
点评:
营业收入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向好。公司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营业收入下降现象,但降幅不大,收入降低的主因是卫星研制业务收入下降。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效回升,达到了近五年的最高值,这使得在营业收入略有下降的条件下,公司归母净利润反而增加,同比增幅达16.53%。基于国家对航天领域重视和公司在航天产业的龙头地位,我们判断未来五年内公司航天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可以稳定在14%至15%区间内。公司三项费率约为5%至6.5%,其中管理费率较高(主要为研发费用)。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比有较大提升,增幅达194.89%,主要源自公司应收款项降低。
卫星研制业务稳定,未来五年任务饱满。报告披露本年度公司完成10颗小卫星发射任务,年发射数量创历史新高。在2014年末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航天科技集团高层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发射120颗应用卫星,其中约有70颗遥感卫星。区别于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多选用中大型卫星平台,遥感卫星则更能凸显小卫星平台的优势。随着我国“高分”专项等遥感系列卫星的论证和实施,公司将获得源源不断的小卫星研制订单。另外,微小卫星在空间技术试验、快速应急响应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在微小卫星产品线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并形成系列产品。随着用户对卫星分布式、低成本、机动灵活的需求提升,公司微小卫星业务将有高速发展的机会。
卫星应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高速发展需要与信息产业结合。加快航天技术应用是我国航天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之一。公司传统卫星应用业务的服务对象集中在宇航、国防和某些政府部门,该类业务门槛较高、收入稳定但市场规模有限。自2007年置入卫星应用资产以来,公司在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等三大应用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当下和未来将通过与信息产业相结合,加速成果转化,开拓智慧城市、物联网、海洋渔业、人防、农业等民用市场。2014年“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落地,增强了公司创新研发实力,为公司卫星占领卫星应用的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至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91亿元、59.35亿元和69.8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50亿元、3.91亿元和4.01亿元,对应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0元、0.33元和0.34元。按照2015年3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13、101和99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卫星研制业务主要用户为政府和军方,政府和军方需求变化容易引起业务波动;卫星应用市场逐步开放,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有下滑风险;卫星研制与应用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