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14 年:实现收入40.9 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净利润8100 万元,同比下降31.5%。
其中4 季度单季实现收入11.24 亿元,同比下降2.6%;实现净利润1000 万元,同比下降43.4%。收入增速低于预期。公司2014 年利润分配预案拟10 股转增10 股,同时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3 元(含税)。
公司综合毛利率略降0.34 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增1.8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市场费用及业务费用的大幅提升),管理费用率增1.1 个百分点,最终净利率从3.28%下降到1.97%,使得利润大幅下滑。
由于一二线城市较高的速冻食品渗透率以及下线城市较低的速冻食品需求(基于不同的生活节奏以及冷链物流基础建设的缺失),速冻食品行业整体速度在近两年下了一个台阶,因此对于公司来说收入端要实现股权激励的目标(25%-30%)有一些压力。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看点主要在于三全鲜食能否成功开拓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由于前期64 盒贩售机在进入楼宇时遇到一些问题(物业较为强势,难以进入或者进入后拜访位置较差),截止目前在上海已经完成的机器铺货量约80 台左右,推进速度低于预期;因此公司正在尝试2 代机的铺市推进,通过直接进入到各个公司而绕开物业的管理,单机盒数减少至16 盒,这样在机器的铺市过程中应该能有所提速。我们认为鲜食贩卖机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在消费者就餐需求未能被很好满足的前提下,但是对于餐饮O2O 来说,后续的菜品的丰富是能否提升用户消费频次的关键,也是能否保持活跃用户群体的关键。资本市场目前更关注的是售饭机最终能够吸引多少流量、多少用户数,这个用户群体必须稳定才足以体现其未来的变现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在后续菜品的更新上可以做更多的尝试,未来的用户价值值得期待。公司今年将从试点城市上海进一步推广至北京。
我们下调盈利预期,预计2015-2016 年公司实现收入47.7 亿元、56.3 亿元,同比增长17%、1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7 亿、1.09 亿元,对应EPS 0.14、0.27 元。由于公司短期利润无法释放因此市场一直按照PS 估值,按照2015 年2.5 倍PS 给予29.66 元的目标价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市场费用投入较大导致利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