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业证券:湿法炼铜企业高毛利率 企业估值有待重塑)
智通财经APP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湿法炼铜企业并非大众视野的冶炼厂,应当视为一座“隐形的铜矿山”。大众视野认为冶炼厂普遍毛利率较低,投资回报期长,因此整体估值水平不高,但是其没有清晰地判别冶炼企业的技术(湿法冶炼或火法冶炼)。从盈利模式看,湿法铜冶炼通过“免费铜矿”盈利,其盈利水平更多与铜价相关,不受TC/RC的影响,毛利率较高,而火法冶炼则依赖TC/RC与回收副产品盈利,毛利率水平较低。该行认为,湿法炼铜企业的高毛利率更应该被视为一座“隐形的铜矿山”。在此视角下,湿法炼铜企业的估值有待重塑。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全球铜矿产量增速放缓,平均品位呈下降趋势,湿法炼铜产量却逐步提升
全球铜矿类型繁多,主要类型有斑岩型、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等,其中,斑岩型铜矿占比高,规模大,但品位低,主要以硫化矿为主;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是钴和银的重要来源,主要以氧化矿为主。2014-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湿法炼铜的产量从1960年代前几乎为零的水平发展至2024年的480万吨,约占2024年矿山总产量的21%。随着多年的开采,全球铜矿开采品位从1900年的4%降至2010年的1.07%。2022年全球铜原矿平均品位为0.52%,较2012年下降0.04pct。
湿法炼铜工艺能耗低,是处理低品位氧化铜矿、多金属复杂矿石的最佳方式
与火法炼铜相比,湿法炼铜过程能耗显著降低,主要在浸出、萃取、电积等环节消耗能源,不需要火法的高温熔炼,节省了大量的燃料成本。针对低品位氧化矿,传统火法需要经过成本高昂的选矿流程将其富集到20%-30%的铜精矿,而湿法炼铜可以直接通过堆浸,循环回收其中的铜,使得开采这些“边际经济矿石”变得有利可图。湿法炼铜工艺设备相对简单,每吨投资成本为1.5万元左右,远低于火法的每吨6.5万元投资成本,且其工艺流程相对灵活,能够较快地投入生产运营,资金回收速度快。
湿法炼铜的盈利核心来自于低品位矿石的折价,毛利率水平较高
火法炼铜核心盈利模式为赚取铜精矿加工费,盈利空间狭窄且周期性波动剧烈,相比之下湿法炼铜创造的价格差盈利空间更大。湿法炼铜的原材料可为低品位氧化矿、原生矿等,可使湿法冶炼厂在扩大原材料选取范围、保障原材料供应充足的同时,在采购时获得较高的折扣计价系数,即更低的原材料价格。这种“低进高出”的价格差,构成了湿法炼铜高毛利的核心,其毛利率的韧性往往强于火法炼铜。当铜精矿供应紧张导致TC/RC下跌时,湿法冶炼厂仍可以收获一定的盈利空间。
湿法铜冶炼企业毛利率在30%左右,显著高于火法炼铜毛利率
氧化铜矿主要分布在刚果(金)、赞比亚、智利等地区,因此湿法炼铜也广泛分布在以上地区,但是中资企业主要投资于刚果(金)、赞比亚地区,其中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自有铜矿为主配套冶炼设施,例如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企业,另一类是以湿法冶炼厂为主的企业,例如盛屯矿业、腾远钴业等,鉴于盈利模式的差异性是由于冶炼厂带来的,该行主要梳理第二类企业,其铜业务毛利率普遍在30%左右,与火法冶炼厂10%以内毛利水平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从数据上证实了不能把湿法炼铜企业简单看作冶炼厂,而应当作为一座“隐形的矿山”的观点。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公司套保业务损失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