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科研人跨界创业 让创新不止于实验室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22 07:40: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科研人跨界创业 让创新不止于实验室)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在传统认知中,科研人办企业常被视为“小众试水”,甚至有观点认为“科学家难成企业家”。

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活动中,证券时报记者近距离观察到,一批由顶尖学者领衔的科技企业正突破人们的传统认知边界,实现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市场化的落地。

无论是专攻卫星平台和整星工程研发制造的赛德雷特,还是主攻载人轻型飞机、无人机和航空零部件研发的山河星航,抑或是专注于一次性电子内窥镜及微创外科机器人研发的华芯医疗……此次调研走访的17家企业中,多数由科学家牵头组建,覆盖功率半导体、医疗器械、工业镜头、无人驾驶等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赛道。这些带着浓厚学术基因的新创企业,正以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执着与远见,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技术深耕是科研人创业的核心底气。成功的跨界并非盲目“下海”,而是数十年细分领域积累的厚积薄发。山河星航创始人何清华,既是中南大学机电学科带头人,更在通用航空领域深耕20余年。对技术原理的深刻洞察与产业需求的精准把握,让这些创业项目从起步就站在了“技术+产业”的双高起点。

如果说技术积累是科研人创业的“硬基础”,那么思维转型则是实现价值转化的“关键一跃”。在调研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家创业最大的挑战,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而是从学术思维向产业思维的跨越。如今的科学家创业,早已跳出“闭门造车”的局限:他们锚定市场需求,在坚守技术可行性的同时,更注重市场适配性。

当然,科研人在创业上取得成功,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结果,而是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共同赋能的产物。湖南各地针对科学家创业的痛点难点,构建了全周期、多层次的支持体系,比如湘潭在全省率先推进科技成果“先用后付”模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科学家创业的后顾之忧。

从实验室攻克核心技术,到产业赛道创造市场价值,科学家跨界创业正在重塑创新生态。这种创新,不仅可为地方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全国范围内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借鉴经验,为新型工业化进程写下生动注脚。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