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低轨卫星拐点已至 国内组网加速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07 16:21: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华西证券:低轨卫星拐点已至 国内组网加速)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低轨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遵循“先登先占”的国际规则,使得近地轨道成为中美竞争的战略焦点。从发射进度来看,SpaceX累计发射已突破10000颗,目前在轨道运营8600多颗。国内实际部署截至目前在轨低轨卫星仅约300余颗,和美国差距很大,加速组网势在必行。当前我国低轨卫星进入加速组网期,发射节奏明显加快,后续国内突破批量化卫星生产和快速组网技术,迈向从“单星定制”迈向“星座化部署”新阶段。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保频占轨,时不我待

低轨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遵循“先登先占”的国际规则,使得近地轨道成为中美竞争的战略焦点。近地轨道仅能容纳约6万颗卫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则,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分配有严格的发射时间与数量要求,否则将丧失资源使用权,立项7年内必须发射第一颗卫星,第12年要完成50%,第14年必须完成100%。

从申请进度来看,目前SpaceX申请了4.2万颗轨道资源,亚马逊Kuiper计划部署3236颗卫星;国内中国星网GW星座申报约1.3万颗卫星,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规划部署约1.5万颗卫星。粗略统计全球申报的低轨卫星总量已超过10万颗,远超总容量。从发射进度来看,SpaceX累计发射已突破10000颗,目前在轨道运营8600多颗。国内实际部署截至目前在轨低轨卫星仅约300余颗,和美国差距很大,加速组网势在必行。

运力逐步提升,可回收技术等措施推进降本落地

火箭运力是关键指标,目前通过现在火箭扩产、商业火箭填补、以及新增发射工位来增加运力。目前SpaceX火箭以猎鹰9号为主,近地轨道运力22.8吨;我国目前发射以长六改、长八甲和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为主,其中以长征八号为例,运力仅7吨,双方运力差距较大。

商业火箭发展迅猛,可回收火箭进展顺利。目前国内已经成功完成火箭发射入轨的民营商业火箭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东方空间等,其中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已成功开展19次商业发射交付,这些民营商业火箭企业在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新型燃料应用、海上发射等领域形成突破,正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重复回收来看,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都致力于将发射成本降低,大幅提升商业发射竞争力。其中朱雀3号准备在2025年底前进行入轨级首飞。

规模化生产驱动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快速下降。美国SpaceX通过规模化制造,已将单颗卫星成本控制在50万美元以下,发射成本因火箭回收技术而大幅降低。中国卫星制造产业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批量生产,降低单星成本较国际水平缩小差距。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效应显现,卫星平台成本占比降低,核心成本将集中于有效载荷。

低轨卫星在通信、AI、军用都具备较大市场前景

低轨卫星通信正与地面5G网络深度融合,实现全球无缝覆盖。2025年联发科与欧洲太空总署合作,成功完成全球首次符合3GPPR19规范的5G-Advanced卫星宽带实网连线,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奠定基础。低轨高通量卫星采用多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大幅提升了频谱利用效率,未来在海洋、沙漠等领域逐步覆盖。同时随部分手机部署卫星通信功能,手机也有望成为卫星主力终端。

人工智能与低轨卫星的结合正催生新一代智能卫星系统。11月2日,英伟达首次把H100 GPU送入了太空,继英伟达之后,谷歌也要把TPU送上太空,11月5日谷歌官宣“捕日者计划”,要在太空建设可扩展的AI计算系统,预计2027年,谷歌与Planet将把两颗原型卫星送入轨道。在节能和散热两方面来看,人工智能和低轨卫星的结合可以摆脱电力和散热瓶颈。

2025年国内发射进度加快

我国低轨卫星进入加速组网期,发射节奏明显加快。7月30日,长征八号甲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9月27日,长征六号甲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送入轨道。国网星座任务间隔逐步缩短;千帆星座采用“一箭10星/一箭18星”等高密度发射模式。后续国内突破批量化卫星生产和快速组网技术,迈向从“单星定制”迈向“星座化部署”新阶段。

标的方面

建议关注:复旦微电(688385.SH)、紫光国微(002249.SZ)等标的。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卫星通讯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3)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紫光国微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