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短线策略 - 正文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AI泡沫”在什么情况下会破裂?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AI泡沫”在什么情况下会破裂?)

截至目前,英伟达总市值已经突破5万亿美元,一家英伟达公司的市值约等于美国2024年GDP的16%。

过去三年,成为英伟达股价与市值大涨的重要时间点。10月29日,英伟达2025年的年内涨幅为54.13%,2023年和2024年的年内涨幅分别为242.63%和171.05%。三年前,英伟达的总市值不足4000亿美元,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一高市值公司,短短三年时间,英伟达的总市值增长了10倍以上。

英伟达突破5万亿美元市值的背后,或意味着AI正掀起了新一轮的全球技术革命。前几轮的技术革命分别是PC时代、智能手机时代、电动车时代等。如今,AI和机器人正成为全球市场炒作的新风口。

AI到底存不存在泡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称得上“泡沫”?

第一种判断方法,新技术会否带动大量企业发展,并且形成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如果只局限于某几家公司的发展,并未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协同效应,那么局部炒作的现象,可能会形成泡沫。

第二种判断方法,观察该行业领域是否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是否与各产业深度捆绑联系。

一项新技术,可能会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带来更高效率的生产。当新技术诞生之后,往往会产生出庞大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强劲发展。其中,我们可以从相关龙头公司的资本支出可以获知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当资本支出持续增长,甚至呈现出资本支出增速提升的趋势,那么也说明了市场潜在的需求比较旺盛。

第三种判断方法,要看上市公司或者行业板块的盈利增速水平,可否跟得上估值提升的速度。

针对高速成长的企业,判断它们的估值水平不局限于常规的PE或PB指标,可以引入PEG、远期市盈率等指标。判断它们估值是否合理,一方面观察PEG指标是否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例如PEG为1左右,50倍的估值对应的是50%的年盈利增速;另一方面观察上市公司的远期市盈率是否显著下降。例如,今年某上市公司的市盈率(TTM)为120倍,但2026年和2027年远期市盈率会否显著降至5、60倍,甚至是3、40倍的水平。

虽然英伟达总市值已经突破了5万亿美元,但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相应的估值水平也明显下滑。按照目前英伟达的市盈率(TTM)计算,已经高达近60倍的估值水平。然而,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保持较快的增速,那么明后年公司的远期市盈率可能会降低至3、40倍的水平。

第四种判断方法,内外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是否支持估值溢价的长期存在。

目前,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获得较高的估值溢价,除了自身所处的行业属于高景气领域外,还与美联储降息、全球宽松预期等因素有关。

继去年三四季度美联储降息之后,今年9月、10月美联储继续开展降息的动作。在美联储步入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影响下,高景气行业更容易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空间,特别是对英伟达、博通等公司,估值溢价优势更加明显。

在多方面因素的刺激影响下,进一步推动AI龙头公司的估值提升。若美联储降息步伐放缓,甚至暂停了降息的步伐,那么可能会导致龙头公司的估值溢价下降,无法享受高溢价的估值定价。

在现阶段内,AI依然是高景气的行业领域,从各巨头的资本支出、市场实际需求来看,短时间内AI仍处于高增长状态。什么时候公司的盈利增速水平远远跟不上公司的估值提升速度,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那么这个时候需要警惕估值泡沫的破裂。除此以外,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在大规模扩张的影响下,相关产业出现需求显著减少,产能明显过剩时,也将意味着投资风险的到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英伟达(NASDAQ|NVDA)$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