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新一轮风电出海正当时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0-22 06:44: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新一轮风电出海正当时)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出海”是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高频词。有风机厂商今年出口金额增长至去年的7—8倍,风电迎来出海热潮。不过,业内判断,出海面临不少挑战,应因地制宜,不只是“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加强本地化的同时,将这轮出海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重构、人才梯队培养、品牌构建的绝佳机会。

“2024年中国风电的出口规模增长超70%,头部企业的海外订单越来越多。今年运达股份的风机出口金额大概会增长7—8倍,虽然这与公司的出口规模基数有关,但也说明了海外市场对所有风电整机厂商而言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运达股份副总经理魏敏在风能展期间谈到出海话题时做了这番表态。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欧盟特别是西欧有一些保护政策,对中国企业排斥非常严重,真正能在西欧实现销售的中国风机企业屈指可数。魏敏表示,在这样的市场,公司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运达股份在塞尔维亚获得了很多订单,我们也非常关注阿塞拜疆,因为该国与欧盟签了输电协议,希望通过在这些核心市场的周边布局,进而展现出中国风机的制造能力和竞争力。”

在魏敏看来,在东北亚市场,海上风电的增长十分可观,例如,韩国企业就很希望能够和中国企业合作,因为当地企业的技术不支持其发展海上风电,对于这类市场,应该深入腹地,通过合作、投资等各种方式突破。

近日,明阳智能宣布,拟在苏格兰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预计投资总额为15亿英镑。公司称,通过本次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有利于打造一个服务于英国、欧洲及其他非亚洲市场的海上风电中心,推动公司成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明阳智能负责人告诉记者,凭借技术优势与本地化运营能力,近年来明阳在全球市场取得多个“零的突破”,成为率先为日本和意大利海上项目供货的中国整机厂商。“我们也正在深耕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持续推动全球化合作。随着在英国拟落地制造基地计划推进,明阳正加速从‘技术输出’向‘制造落地+赋能本地市场’转变。”

中材科技副总裁、中材叶片董事长王欣介绍,公司在巴西投建了叶片公司,企业“走出去”了,但还要考虑怎样真正地“走进去”,不仅涉及巴西属地化合规要求、员工培养,还要考虑属地化供应链、文化差异等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在巴西的企业,中国人投资的巴西企业,而不仅仅是一个在巴西的中国企业。”

“过去几年中国风电产业快速迭代,尤其是在大型化、低成本的技术路线上一路狂奔,现在是时候放缓脚步,思考一下究竟将风电机组稳定在几兆瓦水平作为主力机型。同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也面临国际化战略的选择。”斯凯孚中国副总裁、CTO钱卫华说。

他认为,风电企业当前纷纷执行出海战略,实际上是重构商业模式的一次崭新机会,要把国际化战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构建、人才梯队培养,甚至品牌构建的一次绝佳机会,而不能简单地把出海看作如何使产品卖得更多。

钱卫华提到了风电企业出海需要关注的几项问题,例如本土化的服务团队必须要跟上,本地建厂时还涉及供应链和管理团队的培养。另外,针对中国风电产业的低成本优势,他认为,当风电企业到海外建厂时,采购、人工、厂房、服务等成本都会增加,这个时候,就不再拥有颠覆性的竞争力,企业必须考虑能否融入当地生态,要更多考虑ESG、解决就业、用工规范等问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材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