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ASIC已成为拉动AI材料+设备的重要力量 继续看好AI电子布/铜箔行业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08 10:25: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金证券:ASIC已成为拉动AI材料+设备的重要力量 继续看好AI电子布/铜箔行业)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AI-ASIC高景气,CAPEX持续高增,ASIC成为AI-PCB环节关键增量,2026年总出货量或有望超越英伟达GPU。AI电子布、AI铜箔龙头报表已释放AI利润,扩产/涨价等多维度验证景气。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元年,液冷首先从AI服务器(英伟达AIGPU开始)开始快速渗透,预计ASIC将在2026-2027年贡献重要增量。该行继续看好AI电子布/铜箔行业,以及同步关注ASIC对液冷、AIPCB设备的拉动。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AI-ASIC高景气,CAPEX持续高增

(1)9月5日博通公布其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营收、利润及业务指引全面超市场预期。其中第三财季AI半导体收入达52亿美元、同比+63%,第四财季AI芯片业务收入指引将大幅增长至62亿美元、环比增幅达19%。博通CEO陈福阳透露,公司正与多家潜在客户合作开发定制AI加速器,其中1家潜在客户已向博通下达生产订单,该客户已确认为博通XPU平台的合格客户、并带来高达100亿美元订单,成为继现有三大客户后的第四大定制AI客户。此外,陈福阳预测2027财年全球AIASIC市场规模将达600-900亿美元。

(2)9月4日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表示,Meta计划到2028年前,在美国建设数据中心和其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将至少达到6000亿美元。2025年Meta在AI领域资本支出预计在660-720亿美元、同比增长至少68%,公司表示2026年预计也将出现类似幅度的资本支出金额增长。

(3)截至2025年7月,Google的Gemini tokens每月处理超过980万亿个Tokens,自2025年5月以来翻倍,有望持续拉动其TPU出货量上修。

ASIC成为AI-PCB环节关键增量,2026年总出货量或有望超越英伟达GPU

出货量角度,到2025年谷歌TPU出货量预计将达150-200万台,亚马逊AWST2预计将达140-150万台,而英伟达的AIGPU供应量将超500-600万台,目前Google+AWS的AITPU/ASIC总出货量已达英伟达AIGPU出货量的40-60%。随着Meta于2026年开始大规模部署其自主开发的ASIC解决方案、微软将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部署,预计ASIC总出货量将在2026年某个时候超过英伟达GPU出货量,该行认为ASIC将成为AI-PCB环节关键增量。

AI电子布、AI铜箔龙头报表已释放AI利润,扩产/涨价等多维度验证景气

ASIC对AI-电子布/铜箔的拉动体现为PCB->CCL->电子布/铜箔,产业链向上游逐级传导。参考电子布和铜箔龙头陆续发布中报,报表端超预期主要体现在,首先AI已经在贡献利润,第二作为龙头、坚定对AI方向投入,市场份额角度非常积极、较难给后进者机会。①中材科技是特种玻纤“大满贯”:25H1特种纤维布实现销售895万米,产品覆盖低介电一代、低介电二代、低膨胀布及Q布全品类产品,均完成国内外头部客户的认证及批量供货。8月28日公告特种玻纤(一代/二代/CTE)扩产3500万米/年,以及Q布扩产2400万米/年。②铜冠铜箔:25H1高频高速基板用铜箔(HVLP+RTF)产量占PCB铜箔总产量的比例已突破30%,其中HVLP铜箔25H1产量已超越2024年全年产量水平。HVLP4铜箔正在下游终端客户全性能测试,载体铜箔已掌握核心技术,正在准备产品化、产业化工作。此外,中国巨石也在积极进入电子布行业。

同步关注ASIC对液冷、AIPCB设备的拉动

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元年,液冷首先从AI服务器(英伟达AIGPU开始)开始快速渗透,预计ASIC将在2026-2027年贡献重要增量。液冷方面,关注①液冷板,今年6月深圳东创拟收购震安科技控股股东华创三鑫10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②新材料方向,关注冷却液、铝材/铜材、泵等方向。此外,AIPCB设备同样存在升级机遇,例如曝光机、激光钻等。

风险提示

Low-Dk电子布/铜箔行业扩产偏快;Low-Dk电子布/铜箔行业需求不及预期;ASIC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材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