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海证券:供需趋紧叠加战略属性强化 首予钨行业“推荐”评级)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称,监管强化叠加资源品位下降,钨矿未来增量供应有限,随着中国对钨及钨制品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关税推动钨供应链重构,钨金属战略属性强化,钨资源或迎系统性重估机遇。首次覆盖,给予钨行业“推荐”评级。重点关注个股:中钨高新(000657.SZ),厦门钨业(600549.SH),章源钨业(002378.SZ)。
国海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监管强化叠加品位下降限制产能释放,全球增量项目有限,紧供应逻辑明显强化
2025年4月,自然资源部下达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指标5.8万吨,较2024/2023年第一批分别减少4000/5000吨,表明钨开采活动监管的明显强化。品位方面,中国钨原矿品位从2004年的0.42%下降至2020年的0.28%,长期的高强度开采造成国内钨矿资源大量消耗,品位下降进一步限制产能释放。增量方面,国内柿竹园技改、博白项目建设预计将释放2000/3200吨增量;海外巴库塔钨矿、桑东钨矿有望在2025年内贡献增量。整体来看,国内近两年增量供应暂未明显放量,海外矿山建设进展较慢,增量供应水平或低于预期,开采活动监管强化叠加矿山品位下降,紧供应逻辑不断强化。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雅下项目打开增长空间
2024年,中国钨消费量5.5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3.9%。其中,硬质合金、钨材、钨化工三大应用领域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受益于制造业升级、采矿与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高景气度、硅片“薄片化”趋势以及集成电路产业的稳步发展,钨需求正步入长期增长通道。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2万亿元,建设5座梯级电站。考虑到该项目庞大的建设规模与较高的技术难度,预计将大幅拉动对工装设备、工器具及工矿刀具等领域的钨材料需求。该行认为钨产业将充分受益于雅下项目的落地实施,钨需求有望迈上新台阶。
出口管制及美国关税催化行业变局,钨战略属性不断强化
2024年12月,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正式实施,主要涉及金属钨、碳化钨和钨合金制品。2025年2月,商务部颁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明确对仲钨酸铵、氧化钨、碳化钨及固态钨制品等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12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钨制品加征301关税,将用于制造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的部分钨产品关税税率提高至25%。整体来看,中国出口管制一方面加强军工等敏感领域用途限制,一方面限制初级原料自由流出,瞄准国内产业升级、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美国旨在通过关税削弱中国在关键金属中的话语权,推动供应链重构,增强战略性产业自主可控能力,表明各国就钨关键金属地位达成共识,其战略属性不断强化。
风险提示
钨价大幅波动;矿山品位下降超预期;制造业增速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重点关注公司盈利预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