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贝特瑞(835185)上半年营收增长11.36% 固态电池材料获突破性进展)
9月1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了于2025年8月29日通过网络远程举办的特定对象调研活动主要内容。参与机构包括华源证券、西部利得基金、中信建投基金、开源证券、浙商证券、兴业证券等约30人,公司由财务总监刘志文先生、董事会秘书张晓峰先生、董事会秘书处主任黄舒欣女士接待。
2025年上半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储能市场的增长,锂电材料市场出现快速增长。但受到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38亿元,同比增长11.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9亿元,同比下降2.88%。其中,负极材料实现营业收入62.79亿元,销量超过26万吨(同比增长32.83%),正极材料实现收入14.18亿元,销量超过1万吨(同比增长4.30%)。"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46亿元,环比增长31.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环比增长71.19%。"
关于CVD负极材料生产进度,"公司CVD硅碳产品获全球多家主流动力客户认可,预计2025年量产出货。"在多孔碳方面,"目前公司新开发的CVD硅碳用多孔碳正式进入中试阶段,已有满足客户需求的定型产品,正在放量验证。"
在海外产能方面,"公司印尼基地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目前满产满销;印尼基地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二期)已完成产线建设,目前在试生产和客户认证中,今年将逐步释放产能;公司在摩洛哥也布局了正极材料5万吨/年和负极材料6万吨/年的产能,正在稳步推进中。"
关于正负极材料产能,"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7.3万吨/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负极材料销量超过26万吨(同比增长32.83%),正极材料销量超过1万吨(同比增长4.30%)。"
在固态电池材料项目方面,"在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开发了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多孔复合骨架结构,具备低体积膨胀、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已获客户技术认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粒度达到500mm以下,其离子导率及所制备电芯的循环性能达到客户应用需求。在半固态电池材料领域,氧化物电解质产品应用于隔膜涂覆、集流体涂覆、获得动力、3C等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获得百吨级订单,匹配电芯装机量超过1GWh,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又一里程碑,聚合物电解质与两家客户达成战略合作。"
关于做固态电池材料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正负极材料供应商,公司凭借深厚的材料研发底蕴和优良的客户结构,已展现出向电解质材料领域拓展的显著优势。公司固态电池材料布局可追溯到2017年以前,从技术角度已跟踪多年,公司做无机类粉体材料更有优势,而硫化物是典型的无机材料。在半固态材料体系上,公司已与优质电解液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基本解决了终端装载中面临的一些材料问题。"
在低空经济及机器人领域,"固态电池的显著性能优势使其成为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低空经济、无人机、机器人等新的应用场景兴起,市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高端电池需求也会增加,会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公司目前在积极对接3C客户,同时也在深度参与并跟进生产商客户的研发项目。"
关于财务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的增长主要主要是本期受外币汇率波动确认汇兑损失以及借款数上年同期增长引起利息费用增加。"现金流方面,"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73.01%。主要是本期正极按结算账期回款金额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公司建立了相关的目标责任机制,将现金流管理目标逐步进行分解,通过现金流模型识别业务优化点,加速周转,强化资金支付管理。"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深耕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先进新材料的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前瞻布局,构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三元正极等产品矩阵,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三大核心领域,凭借优质的客户服务及产品定制化能力,为全球头部电池厂商提供专业化和高性能材料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