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总资产破7100亿!郑州银行2025中报尽显地方金融韧性?)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8月28日,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郑州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上半年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该行逆势实现规模与质效同步进阶,不仅连续两个财报季保持营收、利润“双增长”,更以总资产突破7100亿元、零售存款增速领跑同业等亮眼表现,展现出地方金融机构服务区域经济的强劲韧性。
从资产规模来看,郑州银行上半年的增长速度刷新了自身发展纪录。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7197.3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33.73亿元,这一增量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11.47%的增速更是创下2018年同期以来的新高。回溯其规模跨越轨迹,2019年末总资产突破5000亿元,2023年一季度末迈入6000亿元梯队,2025年一季度末成功站上7000亿元台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从6000亿元到7000亿元的“千亿跨越”仅用时两年,较此前三年的跨越周期大幅缩短,“郑银速度”的提升,不仅是体量的增长,更是综合实力与服务能级的加速跃升,为其深度参与区域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营业绩方面,郑州银行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行业挑战下,交出了一份稳健的盈利答卷。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营收与利润同比双增,标志着其盈利能力进入更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这份业绩背后,是郑州银行在业务多元化与精细化管理上的双重发力。在业务结构优化上,该行通过调整投资组合,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激增111.10%,资金业务成为重要利润增长极,有效对冲了净息差收窄带来的压力。成本管控方面,该行深化业务转型与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提升线上化数字化水平,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支出降至14.68亿元,同比减少1.07亿元,降幅6.82%,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进一步夯实了盈利基础。
在服务实体经济与满足民生需求方面,郑州银行始终秉持“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的定位,将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关键领域。信贷投放上,截至6月末,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0.94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84.04亿元,增幅4.75%,呈现对公与零售“双轮驱动”的良好态势。其中,公司贷款余额2746.2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11%,重点支持地方产业发展;个人贷款余额945.56亿元,同比增长3.96%,为居民消费与民生需求提供金融支撑。
针对地方企业发展痛点,郑州银行推出“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通过深入调研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融资计划并提供大额资金支持。上半年,该行已助力多家困难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推动多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同时稳定了相关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在保障区域经济稳定、畅通产业链循环中发挥了地方金融机构的“主力军”作用。
零售业务的突破式增长,成为郑州银行上半年发展的一大亮点。该行坚持零售转型战略,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服务,上半年零售业务收入达12.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56%。其中,个人存款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截至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达2580.9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399.18亿元,增幅18.3%,增速稳居国内城商行前列。个人存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优化了该行负债结构,增强了核心负债的稳定性与成本优势,更为其后续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多元化金融需求储备了充足“活水”。
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也实现“量质齐升”。郑州银行对核心产品“郑e贷(消费)”进行优化升级,精准对接居民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住房装修等融资需求,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快速增长。截至6月末,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6.95亿元,较年初新增35.5亿元,增幅20.72%。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风险控制成效显著,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仅0.67%,较2023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实现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平衡。
风险防控是金融机构稳健发展的生命线。郑州银行始终将风险管控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持续筑牢资产质量“防火墙”。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71.65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不良率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资产质量持续稳定。
从风险抵御能力来看,该行各项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实力。截至6月末,拨备覆盖率达179.20%,为应对潜在风险提供了充足缓冲;资本充足率11.85%、一级资本充足率10.5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0%,资本实力稳健,为后续业务扩张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