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海泰科2025上半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模塑一体化”助力业绩进入释放期

来源:挖贝网 2025-08-28 18:02: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海泰科2025上半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模塑一体化”助力业绩进入释放期)

8月28日晚间,海泰科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扎实推进“注塑模具-改性塑料”一体化业务布局,经营业绩迎来释放期,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24.86%;归母净利润3638万元,同比增长383.49%;扣非净利润3383.44万元,同比增长1451.28%。经营质量提升的同时,公司也重视投资者回报。上半年,公司实施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计划,实施现金分红2542.71万元,2022至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6625.91万元,累计分红比例高达70.93%。

作为国内汽车内外饰注塑模具领域的头部企业,海泰科通过"模塑一体化"战略布局,正在实现从模具供应商向汽车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升级。随着公司产能释放与订单增长形成良性循环,改性塑料业务逐步贡献业绩,国际化布局持续深化,多项业务协同效应日益凸显,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能订单双驱动注塑模具主业持续高增长

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汽车行业延续良好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稳步提升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为中国汽车塑件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提供基础。根据中汽协数据,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41.4%和40.3%;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5.2%。

海泰科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在产能释放和订单增长的双向驱动下,公司注塑模具主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6.30%。产能支撑方面,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项目”产能逐步释放,提供了更充足的产能支撑,为加速拓展国内外市场搭建了坚实平台;市场拓展方面,公司通过动态调整销售策略,充分发挥积淀多年的行业品牌优势,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以强化原有客户粘性的同时,加大对国内外新客户的开发攻坚力度。

多维举措下,公司成功实现新增客户群体的稳步扩容,新签订单额节节攀升,为注塑模具业务的业务持续增长注入核心动力。上半年,公司新接注塑模具订单4.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36%,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注塑模具在手订单10.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77%,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4.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8%。

由于汽车注塑模具属于高度定制化产品,从设计到收入确认周期较长,新增产能预计将陆续转化为收入,叠加市场红利推动订单增长,公司注塑模具主业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模塑一体化”布局深化新材料业务取得突破

近年来,公司紧抓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车发展的机遇,持续深化与下游汽车零部件客户的合作。为更好地满足客户对“模塑一体化”及“一站式采购”的需求,公司积极布局改性塑料和汽车塑料零部件业务,筑牢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根基。

改性塑料业务可以丰富公司产品线。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目前,青岛已建成年产3万吨的中试生产基地,安徽生产基地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改性塑料的规模化生产,拓展新利润增长点。公司此前在投资者交流中透露,该项目预计2027年完全达产,完全达产后预计平均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7.45亿元,净利润7368.15万元。

改性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公司密切关注新技术、新产品行业进展,争取抓住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机会。上半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开发出轻量化仿生骨架、自润滑关节轴承和耐高温电机外壳等关键部件的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通过PEEK材料创新进一步提升材料性能,实现产品轻量化、自润滑、耐高温。目前,公司正在为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进行配套开发。

塑料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国际化布局持续突破。上半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在手订单充沛,原有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实现营业收入4463.61万元。目前,海泰科(泰国)二期工厂已顺利投产,达产后预计将新增产值约1亿元,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海外市场竞争力。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