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硅料价格涨势趋缓 终端需求低迷致产业链再度承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74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42%。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45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45%。
硅业分会指出,多晶硅价格自7月调至成本线上以来,头部企业签单量相对较大,去库程度明显,个别企业甚至清库,无余量可签,故本周头部企业成交价整体持稳,个别订单小幅上调。此外,头部企业签单饱和后,市场需求余量转至其他硅料企业,而中部企业相对较高的成本同样对本周整体价格形成支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当前排产计划,国内多晶硅8月产量预计在12.5万吨,9月部分复产产线继续放量,国内产量或将增至14万吨左右,而同期硅片产出基本持稳,多晶硅库存将在高位基础上累增超过5万吨,市场供需失衡的困局再次加码。为缓解供需压力,部分硅料企业正计划协同限产。若限产落实到位,9月产出有望环比持平,供需压力暂缓。
硅业分会判断,短期内多晶硅市场仍将靠成本保价,供需基本面影响有限。但当前的市场主流签单模式大多以双经销或高性价比采购为主,仍未恢复至理性市场的常规采购状态。因此,预估当前价格已逼近阶段性高点,在产业政策或终端需求无重大变动前,多晶硅市场价格将逐渐趋于平稳。
硅片方面,本周价格暂无明显波动,硅业分会数据显示,183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2元/片,210R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35元/片,210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55元/片,均较上周持平。
具体来看,硅片供应端,在原材料硅料价格高位以及硅片厂家挺价的情形下,各硅片厂商控价出货;在需求端,虽然近期硅料、硅片价格持续上涨,但价格上涨趋势未能有效传导至终端组件环节,组件对高价硅片接受程度有限,同时由于出口退税政策暂未实施,叠加前期海外订单大批量备货,电池出口需求开始回落。本周买卖双方博弈程度增加,硅片采买订单较少,市场成交偏弱。
展望后市,硅业分会认为,在上游硅料价格暂稳以及近期硅片厂商库存较为健康的情况下,短期内硅片价格持稳运行为主。后期,若国内组件端需求持续低迷,叠加出口退税政策以及海外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不排除硅片价格承压小幅震荡下行的可能。
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也给出了“硅片价格走势仍不排除后续下行可能性”的判断。该机构认为,从供需端来看,本月拉晶开工率相较前期虽有所提升,并对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但考虑到7月的减产行动已帮助厂家有效去化库存,短期内缓解了下跌压力。
InfoLink指出,现阶段,硅片厂家的当务之急仍是稳定价格,预计9月开工计划将以维持现有水平为主,提产概率相对较低。此外,海外需求虽在政策刺激下有一定回暖,但订单多集中于早前已备货的产品,加上半月至一个月的交付与运输周期,对当前价格的直接推动力有限,后续价格预计将延续窄幅震荡,市场普遍呈观望情绪。
电池片环节,InfoLink的数据显示,本周各尺寸价格仍然持平,183N、210RN和210N电池片成交均价分别为0.29元/W、0.285元/W和0.285元/W。目前,终端用户对光伏产业链调价接受程度仍未明朗,组件环节难以持续接受电池片价格继续上扬,而电池片作为议价能力相对薄弱的环节,仍大幅受制于上下游压力传导。
InfoLink判断,由于终端需求不足的问题已开始浮现,市场对于9月的观望情绪逐步放大,并且海外市场变化、政策节点带动的涨价利好都将出现消退,预计电池片价格可能最快于下周至8月底出现松动。
组件市场,本周需求疲软影响逐渐显现,TOPCon组件现货新单少量签订在0.65元/W—0.7元/W不等的水平,但后续订单报价已开始走跌。当前新单成交量体较少,多数前期订单执行为主,本周库存压力影响,较低的价格水平出售状况增加许多,拉低部分产品售价。
值得注意的是,集中式项目TOPCon组件交付价格受订单需求减弱影响,价格有隐约松动的迹象,落在0.62元/W—0.68元/W左右的水平。分布式订单现货价格暂时僵持,但高于0.7元/W的发货量已经开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