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在即 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15 10:30: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民生证券: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在即 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智通财经APP获悉,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全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不可燃性及更高耐热极限等优势,正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点攻关方向。工信部2024年已投入约60亿元支持头部企业研发,预计2025-2030年将分阶段实现消费、eVTOL及动力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全固态电池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显著优势

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且有机电解液易燃导致热失控问题难以根除。而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沿用高镍三元,因此负极是提升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其能适配高比例硅基负极或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全固态电池因采用固态电解质,在抑制锂枝晶生长与穿透、具备不可燃性及拥有更高耐热极限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

固态电解质主要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四大类

聚合物加工性好但离子电导率低;氧化物稳定性高,不过加工性能较差;卤化物稳定性较强,却存在界面接触性差、成本高且易吸潮的问题;硫化物离子电导率最高,但其电化学稳定性和空气稳定性欠佳,易与水分反应产生HS气体,但工艺突破后有望成为未来主流路线。目前,硫化物在国内外均被作为重点攻关方向,丰田、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均布局了相关技术。

全固态电池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固固界面润湿性,包括化学/电化学界面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窄、元素扩散和空间电荷层等问题,以及物理界面的接触不良、体积变化导致的阻抗增加等,进而引发锂枝晶生长和循环寿命缩短。

全固态电池部分环节有明显变化,工艺上干法电极因适配硫化物电解质成为关键,等静压设备可增强界面接触,是全固态的核心增量环节;正极短期沿用高镍三元,长期向低成本锰酸锂和高性能富锂锰基等锰系材料发展;负极中期转向硅基以提升容量,远期将采用锂金属负极;集流体由于硫化物的腐蚀性问题,镍铁合金有望成为主流路线。

政策托底,消费→低空→动力,产业化节奏明确

工信部2024年投入约60亿元支持头部电池厂和车厂的固态电池研发,产业化节奏方面,该行预计消费领域2025-2026年规模化、eVTOL领域2026-2028年打开中长期市场、动力领域2027年后量产装车,2030年后规模化的节奏逐步推进,市场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及技术路线改变等风险。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