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紧盯业绩可兑现 公募重构人工智能投资主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8-04 06:50: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紧盯业绩可兑现 公募重构人工智能投资主线)

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芊

人工智能(AI)板块热度再度上升,正成为带动市场结构性反弹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累计上涨18.66%,多只成份股年内涨幅超过50%。从应用落地到市场表现,人工智能正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产业与投资的共振焦点。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链进入多周期演化阶段,公募资金正在回归业绩可兑现的配置逻辑,重新梳理具备实际落地能力的投资方向。在公募投研人士看来,相比炫目的概念展示,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已有收入支撑、技术路径明确的细分环节。

AI投资热度再起

截至8月1日,今年以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累计上涨18.66%,7月单月涨幅达11.57%,表现明显强于大盘。新易盛、深信服、优刻得、拓维信息、中际旭创等多只成份股年内涨幅超过50%。过去一周,中际旭创、科沃斯分别涨超10%。从阶段行情来看,AI板块已成为带动市场结构性反弹的重要力量。

在多位公募基金经理看来,AI行情的再次升温,离不开应用端的快速推进与大众感知度的提升。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一个具象化的缩影——AI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技术叙事变为真实场景。人形机器人实现动态交互,AI眼镜逐渐普及,AI健康助手可用于问诊与慢性病管理,人工智能“触手可及”的感受越来越强。

华夏基金观察到,人形机器人已从静态展示迈向动态演示,能够完成复杂动作,应用场景也从工业延伸至文体娱乐、家庭民生。AI眼镜的形态逐渐成熟,正从小众极客走向大众可用,技术商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银河基金的基金经理高鹏表示,当前已有越来越多企业切入机器人本体硬件的生产制造环节,关键零部件价格也在持续下探。此外,一些产品已初步展现出在算力硬件方面的技术突破。

公募配置逻辑渐明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在人工智能方向的配置变化,也进一步印证了产业热度的持续升温。2025年二季报显示,多家基金公司对人工智能板块进行了加仓,重点聚焦在具备基本面支撑、成长路径清晰的细分领域,资金流向正在重塑人工智能赛道的投资主线。

银河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显示,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配置比例和超配比例提升最多的行业是通信,剔除股价波动的影响,通信转为超配状态并进入超配前五行业。AI算力链是当前市场中少数可能有业绩兑现的板块,同时受益于海外映射,因此成为主动偏股基金共识的景气配置方向。

华富基金基金经理郜哲分析,从公募基金二季报来看,人工智能等方向是基金二季度加仓的重点领域,其中人工智能产业的景气度持续向好。算力端来看,海外云巨头的算力资本开支持续上修,谷歌二季度资本开支达到224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83亿美元。国内方面,晶圆制造良率提升至量产需求,相关产业有望迎来供需两旺的局面。

在应用端,郜哲认为,下半年商业化预计会明显加速;模型技术端方面,GPT5预计将于8月发布,在消除机器幻觉方面有望取得显著进展。与此同时,国内模型也在持续进步,大模型调用token数自今年年初以来呈稳步提升态势。

寻找业绩可兑现环节

相比终端产品的互动性与感知度,基金经理更关注在复杂的技术体系中,如何识别具备确定性和可兑现性的环节。

中欧基金宋巍巍指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绝大多数投资依然集中在产业链上游。“近70%的资金都流向了零部件环节,比如减速器、电机、丝杠、关节模组等。”他表示。原因也很明确:一方面,整机厂仍处在商业模式验证初期,应用端尚未跑通;另一方面,零部件企业往往已实现稳定出货,是最先获得营业收入的环节,具备较强的估值支撑与利润兑现能力。

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高鹏也从技术拆解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他认为,从技术结构来看,AI的硬件身体是最容易突破的,“小脑”(运动控制系统)次之,而最核心的“大脑”(大模型)难度最大。

随着技术演进不断推进,AI赛道也在经历重构。不再是单一节奏驱动的产业链,而是多个子板块在不同发展周期中各自进行演化,这种“多周期并行”的特征,正在逐步改变投资的节奏和配置方式。

目前,以硬件为代表的上游环节已明显进入业绩落地阶段。在财通基金沈犁看来,从2018年起步至今,国内半导体公司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上行和下行周期。在这一轮周期里,市场已筛选出初步具备竞争力的公司,投资逻辑也从主题炒作转向了业绩兑现,当下产业链上那些能够持续量产、客户导入顺利的企业更值得投资者聚焦。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拓维信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