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农商行最年轻副行长,80后占玲灵7年基层淬炼藏着哪些新可能?)
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莹雨
7月23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占玲灵的副行长任职资格,这一消息在业界引发关注。占玲灵,这位1981年出生的“80后”,成为上海农商银行最年轻的高管,她的上任预示着上海农商银行在发展战略和经营思路上或许将迎来新的变化。
占玲灵有着丰富的履历,她研究生学历,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任上海农商银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闵行支行副行长等重要职位。在担任上海农商银行青浦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的7年时间里,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
这7年,青浦支行在占玲灵的带领下,规模得到显著拓展。从员工数量来看,2021年仅有358人,到2024年已增加至455人;资产规模也从2021年的467.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11.82亿元。尽管2024年较2023年资产规模有所缩水,减少了20.57亿元,但不可否认,在过去几年间,占玲灵在青浦支行的工作成效显著。她积极拓展业务,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使得青浦支行在当地金融市场站稳脚跟,并逐步扩大影响力。
如今,占玲灵进入上海农商银行高管层面,这一晋升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上海农商银行目前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盈利状况亟待改善。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60亿元,同比下降7.41%,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同比仅增长0.34%,陷入“增利不增收”的困境。与此同时,年初还因18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860万元,合规问题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占玲灵的加入,有望为上海农商银行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从行业角度来看,“80后”担任银行高管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代表着金融行业人才结构的年轻化和多元化。“80后”一代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时代,他们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对市场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占玲灵作为其中的代表,能够为上海农商银行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银行在数字化转型、金融创新等方面加快步伐。在数字化浪潮席卷金融行业的今天,传统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占玲灵或许能够凭借自身对新技术、新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帮助上海农商银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上海农商银行内部来看,占玲灵的上任也有助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新聘任的行长汪明从上海银行调任而来,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副行长张跃红为70后,从内部晋升,现任公司金融部总经理。在董事长徐力的带领下,新的“1正5副”行长格局,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高管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占玲灵的年轻活力与创新思维,与其他经验丰富的高管相结合,有望为上海农商银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占玲灵上任副行长,也对上海农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和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她的成功晋升,为银行内部的年轻员工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年轻人积极进取,努力提升自己,为个人和银行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为上海农商银行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当然,占玲灵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如何在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助力上海农商银行改善盈利状况,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如何加强合规管理,杜绝违法违规行为,重塑银行的良好形象;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突破,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都是摆在她面前的难题。但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占玲灵能够在新的岗位上迎接挑战,为上海农商银行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