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3次预警后再改合同?东方基金800万自购与李瑞突击调研能否保壳)
【来源:机构之家】
7月23日,东方基金发布《关于以通讯方式二次召开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公告的核心议题是审议关于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修改基金合同终止条款的议案。
图片来源:东方基金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首次提出修改基金合同终止条款的议案。早在2025年3月21日,东方基金就发布《关于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会议情况的公告》,首次提出修改合同终止条款的议案,试图将基金合同中的“连续50个工作日净值低于5000万元基金合同终止,不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条款,修改为“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上述情形,可在6个月内召开持有人大会表决”。
然而,东方基金上一次“自救”行为遭遇滑铁卢。2025年4月23日公布的持有人大会结果显示,参与表决的基金份额不足权益登记日总份额58,330,081.03份的二分之一,该议案最终以消耗基金财产3万元律师公证费草草收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合同修改的本意是“保护持有人利益”,如今似乎演变成基金管理人东方基金的“保壳”游戏。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基金业绩的溃败,2022年11月,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启动募集时,由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瑞亲自“挂帅”,但基金仍两度延长募集期,最终于2023年3月1日勉强成立,募集规模仅为2.28亿元。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成立仅3天,A、C类份额净值便双双跌破面值,创下业内罕见的“开门黑”纪录,而这一颓势仿佛贯穿基金整个运作周期。2025年5月21日,该基金已连续4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第13次拉响清盘警报。
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经理李瑞的履历堪称光鲜,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东方基金自主培养的“嫡系”,14年司龄、7年投资经验,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及公募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然而,这些标签在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的管理中却显得苍白无力。
图中人物系 东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 李瑞
机构之家在2025年5月16日发布《权益总经理李瑞2283%换手率难阻颓势》一文中,深入剖析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溃败的根源,高频交易策略堪称灾难。2024年该基金换手率高达2283%,这种短线操作产生102万元交易佣金,几乎是管理费的2倍,然而,极致短线操作未能提振业绩,反而加剧净值波动。
截至7月23日,李瑞作为东方基金偏股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经理,共管理4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合计管理规模为80.65亿元,其中,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基金一只基金管理规模高达78.58亿。然而,据机构之家统计,该基金也是2025年二季度东方基金亏损最多的一只基金,单只基金亏损9147万元,且该基金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72.12亿元、56.94亿元、4.15亿元,三年时间累计亏损133.21亿元。
此外,李瑞管理的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基金任职总回报-18.71%,跑输业绩基准超10个百分点。业绩不佳,直接导致管理规模的缩水,李瑞作为东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旗下产品管理规模从2021年巅峰期的224.41亿元,缩水至2025年二季度的80.65亿元。
表格系李瑞旗下产品收益及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即便管理业绩持续承压,东方基金仍于2025年3月4日为李瑞推出东方低碳经济混合基金,但该基金近三个月净值涨幅仅1.91%,在同类4642只基金中排名倒数第37位(第4405位),明显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李瑞管理的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正面临清盘危机,5月23日,该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二十个工作日低于五千万元,东方基金紧急动用固有资金申购800万元,避免清盘危机。
图片来源: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2025年二季度报
或许是业绩压力倒逼,李瑞在2025年调整了工作节奏。5月至6月间,他密集参加了9次上市公司调研活动,而2024全年其调研次数仅5次。然而,这种“突击式”努力似乎并未换回投资者信心。
2025年二季度报披露显示,李瑞在季报中仍在描绘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概念蓝图,但投资者似乎早已“用脚投票”。最新规模数据显示,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规模已不足五千万元,即便近一月收益率反弹0.22%,对深套30%的持有者而言也仅是“杯水车薪”。从发行新基到自购保壳,从突击调研到描绘蓝图,东方基金与李瑞的“自救”动作持续不断,但市场反馈的冷淡,无疑为这场保壳战蒙上了更厚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