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食用油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食用油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5年中国食用油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食用油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龙鱼(300999.SZ)、深粮控股(000019.SZ)、金健米业(600127.SH)、京粮控股(000505.SZ)、道道全(002852.SZ)、嘉华股份(603182.SH)、西王食品(000639.SZ)等

本文核心数据:食用油行业企业成本构成;价格传导机制;食用油行业价值链

1、食用油生产制备中,原材料是最大的成本构成

前瞻统计了中国食用油行业中,四家竞争力较强的上市公司食用油生产成本数据,可以看出,食用油的原材料成本较高,2024年西王食品植物食用油原料成本占比74.39%,索宝蛋白、金健米业、嘉华股份的食用油业务原材料成本占比都超过了92%;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在0.85%至1.51%不等,制造费用在0.6%至5.9%范围内波动。

从中国食用油上市企业金健米业食用油产品的成本结构来看,2019-2024年,直接材料的占比在95%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包装费用占比波动下滑,从2019年4.76%降至2024年的3.1%;制造费用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19年1.04%降至2024年的0.61%;直接人工费用在0.55%至0.85%之间波动。

2、食用油行业价格由供应端、制造端和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而成

中国食用油市场价格由行业供应端、制造端的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级传导。供应端的成本价格包括大豆、花生、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人力价格等,传导至制造端成为生产成本,制造端综合供需溢价、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制造端价格”传导至下游应用市场,而应用市场需求弹性也反作用于供应端、制造端,形成“价格-需求-价格”的传导路径来影响食用油市场的定价

3、中国食用油行业价值链中油料作物种植毛利率水平较高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食用油产业链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种植、压榨、精炼、包装和渠道销售等环节。油料作物经过初榨产出原油和粕类(副产品);原油精炼后,即为精制油(食用油)。产业链下游主要为个人/家庭、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消费者以及商超、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我国食用油行业上游原材料的毛利率水平出现一定分化,普通作物种植毛利水平一般,油料作物如葵花籽毛利水平最高可达到72.6%;下游销售渠道,线上销售毛利水平差异较大,与企业运行方式有关,线下实体销售毛利率稳定在16%左右;中游食用油制造企业毛利水平5%~25%。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用油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粮控股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