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人形机器人催化触觉传感市场 多技术路线融合成趋势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7-08 15:50: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泰海通:人形机器人催化触觉传感市场 多技术路线融合成趋势)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执行通用任务的机器人要求心灵手巧,灵巧手为人形机器人落地的硬件侧核心,无触不成手。触觉传感具备从手指向全身渗透的潜力,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至1亿台,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重点推荐触觉传感器行业。人形机器人降本超预期,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超预期,头部厂家加快落地触觉传感,触觉传感渗透超预期为行业股价催化剂。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触觉传感百家争鸣,多技术路线融合的平台公司更具竞争力

触觉传感技术路线众多,单一路线均存在性能与成本端瓶颈。当前国内产业落地端电容与磁电霍尔效应占优,未来或为多技术路线融合取长补短。

触觉传感绝大部分玩家尚未上市,按主流技术路线大致分为压阻(Interlink、Tekscan、SPI、汉威科技、福莱应材、墨现科技、日盈电子等)、电容(PPS、他山科技、汉威科技等)、磁电霍尔效应(XELA、帕西尼等)、视触觉(Gelsight、千觉、戴盟、纬钛等)四类;按背景大致分为上游材料企业(福莱新材等)、传感器老牌公司(汉威科技等)、探索前沿路线的初创企业(他山科技、帕西尼等)、下游应用企业(申昊科技等)四类。

适配机器人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生产需要材料、制造与算法端复合能力,切入壁垒较高。此外柔性触觉传感器未来或朝阵列化、多模态融合、边缘计算和自供电等方向发展。

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

根据VMR数据,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153.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355.9亿美元,CAGR12.8%。主流技术路线为压阻(占37%)和电容(占28%)。主要下游为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等,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当前,人形机器人尚在灵巧手落地触觉的初期阶段,整体仍处于L3及以下水平,类似人类儿童(4-7岁)水平。灵巧手为触觉落地第一环,伴随任务复杂度提升及应用场景拓展(工商业到家庭),触觉或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脸部等部位延伸,成长空间巨大。

根据测算,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万/1亿台时,对应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各技术路线融合)分别约0.24/1.3万亿元。若仅考虑单一技术路线占据全部市场,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到1亿台时,各技术路线对应的市场规模分别为:压阻3010亿元、电容约1.25万亿元、磁电霍尔效应约2.5万亿元、视触觉(VBTS)约3.76万亿元。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降本迭代及落地应用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触觉传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触觉传感渗透不及预期。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泰海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